时间: 2025-05-07 06:5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3:27
安州老人食蜜歌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
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安州的老人心如铁石,内心却像小儿那般纯真。他不吃五谷,只吃蜂蜜,笑着指向蜜蜂,称其为菩萨。蜜中有诗,世人却不知,百花争相开放,尽展风姿。老人咀嚼蜜时一吐,吸引着世间的痴小儿。小儿得到了诗,如同得到了蜜,蜜中有药,能治百病。东坡先生对人看得很清廉,却有几人欢喜几人嫌弃。就像饮茶一样,有甘有苦,不如吃蜜时的甜。因你寄来的双龙饼,镜子中映出双龙的影子。三吴的六月,水如汤般热,老人的心似双龙井一般深邃。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安州老人食蜜歌》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性的独特理解。在安州任职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对话与交流,形成了对人生的深刻见解。
《安州老人食蜜歌》以其轻松幽默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诗中老人形象生动,象征着一种不拘泥于世俗的生活态度。他不食五谷而只食蜜,彰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蜜中有诗”,不仅是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然美的赞美。通过“千花百草”的描绘,诗人在传达自然的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逐。
苏轼在诗中以“东坡先生”自谦,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而“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则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经历的各种滋味,最终选择追求内心的甜美。整首诗用蜜蜂、蜜和老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既有趣味,又富有哲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安州老人对蜜的热爱,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苏轼借用蜜的甜美,反映了人生的美好与复杂,强调追求内心真正的甜蜜和快乐。
蜜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美好与甜蜜的象征,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生活的热爱。
《安州老人食蜜歌》的作者是:
诗中“老人心似铁”形容的是:
诗中提到的“蜜中有药”指的是: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