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3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31:52
萧萧官舍自寒芳,
清梦何从至玉堂。
唱彻涼州太催逼,
何如铁石广平肠。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官舍中梅花的凋零,诗人感叹清梦何以无法传达到温暖的玉堂之中。唱响的凉州曲调让人感到压迫与催促,与其相比,心中如铁石般坚硬的广平肠更显得冷酷无情。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君仪,号曾伯,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达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梅花的凋零,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心的冷暖。
李曾伯的《太府寺梅花盛开和曾玉堂韵二首》以梅花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萧萧官舍”一语,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梅花在此环境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坚韧,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清梦何从至玉堂”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隔阂,正如梅花在寒风中开放,却难以传递温暖和希望。
后两句“唱彻涼州太催逼,何如铁石广平肠”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凉州的音乐犹如催促,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而铁石般的心肠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使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充满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歌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情感深邃而复杂,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挣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萧萧官舍”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清梦何从至玉堂”中的“玉堂”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铁石广平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可以将李曾伯的梅花与王安石的《梅花》进行对比,王安石的梅花同样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但其情感基调更为积极向上,而李曾伯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的无奈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