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冯司法水月书堂 其二》

时间: 2025-04-24 12:32:03

诗句

玉局仙翁公案,梅亭老子偈言。

莫向空中捉影,要须达处穷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32:03

原文展示:

玉局仙翁公案,梅亭老子偈言。莫向空中捉影,要须达处穷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智慧的场景,提到仙翁与老子的教诲。诗中告诫人们,不要在虚无缥缈的事物上追逐幻影,而要追寻事物的本源和实质。

注释:

  • 玉局:指美好的境地或处所,常用于形容理想的环境。
  • 仙翁:指神仙或高人的长者,象征智慧。
  • 公案:古代法庭或官司的案件,含有哲理的判决。
  • 梅亭:可能是隐士或高人所居住的地方,象征清雅和宁静。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深邃的智慧。
  • 偈言:指诗句或格言,表达哲理的言辞。
  • 莫向空中捉影:不要追逐虚幻的事物。
  • 要须达处穷源:要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根本和本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子禾,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和哲理为主题,富有道家思想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曾伯晚年,反映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家思想的理解,表达了对虚幻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冯司法水月书堂 其二》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诗人在字句之间传递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首先,诗的前两句通过“玉局仙翁”和“梅亭老子”,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境界,象征着道家所追求的自然和内心的和谐。这里的“公案”一词则暗示了智慧的判断与深邃的道理。

接下来,“莫向空中捉影”的句子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强调人们不应被表象所迷惑,而是要深入事物的本质。“要须达处穷源”则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智慧在于追寻事物的根源和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浮华上。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诗歌的理解,也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醒人们要有清晰的判断力和深邃的思考能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李曾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求,以及对虚幻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局仙翁公案:传达高人的智慧与公正的道理,暗示寻求真理的必要性。
  2. 梅亭老子偈言:引入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道家智慧的启发。
  3. 莫向空中捉影:警示人们不要追逐虚幻的事物,强调理智与现实。
  4. 要须达处穷源:鼓励深入理解事物本质,追求真正的智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玉局”与“梅亭”,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 比喻:将智慧与真理比作“源”,强调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寻智慧和真理,强调对事物本质的追求,反映了作者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局:象征理想与美好。
  • 仙翁:代表智慧与超脱。
  • 梅亭:寓意宁静与清雅。
  • 空影:象征虚幻的追求。
  • 穷源:代表对本质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局”主要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境地
    • B. 真实的生活
    • C. 浮华的表象
  2. “莫向空中捉影”这句诗的意思是?

    • A. 要追求梦想
    • B. 不要追逐虚幻
    • C. 要勇敢面对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表面的荣华
    • B. 理解事物的本质
    • C. 享受生活的乐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探讨理想与现实。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李曾伯与陶渊明的风格对比:李曾伯更注重哲理的表达,而陶渊明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二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道德经》
  • 《李曾伯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杨妃病齿图 生查子 生查子 对月 生查子 题雨先词 生查子 其四 拟孙光宪体 生查子 其二 为友寄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满脸春色 老老实实 滴水 黹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干结 几字旁的字 诬辱 舳舻相接 物以稀为贵 包含嬛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哑口无声 黄齑白饭 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知片解 歺字旁的字 包含笥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