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鹧鸪 其四 乙丑奉祠归舟次馀干赋》

时间: 2025-05-02 14:51:08

诗句

江头日日打头风。

憔悴归来邴曼容。

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

孰居无事陪犀首,未办求封遇万松。

却笑千年曹孟德,梦中相对也龙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1:08

原文展示

瑞鹧鸪 其四 乙丑奉祠归舟次馀干赋
辛弃疾

江头日日打头风。
憔悴归来邴曼容。
郑贾正应求死鼠,
叶公岂是好真龙。
孰居无事陪犀首,
未办求封遇万松。
却笑千年曹孟德,
梦中相对也龙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经历的种种感受。每天在江头迎着风,归来时已是憔悴,面容如同邴曼那样失落。郑贾(郑人)正巧在寻求死去的老鼠,叶公哪里是真心喜欢龙呢?无事可做的人陪着犀牛的头,未能求得封赏的却是万松。对比千年后的曹孟德,梦中见面时也显得如此苍老。

注释

  • 邴曼:古代女子,因其美丽而著称,但诗中用以形容忧伤的容貌。
  • 郑贾:指郑人,他在诗中寻求一只死老鼠,象征着对小事的执着。
  • 叶公:叶公好龙的典故,形容表面上喜欢某事,实际上却并不真正喜欢。
  • 犀首: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冷清和孤独。
  • 万松:象征着长久的等待和无果的追求。
  • 曹孟德:指三国时期的曹操,以其雄才大略著称,但在此处反映出一种老去无能的无奈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晚号梦溪,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时。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以及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瑞鹧鸪》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江头日日打头风”,生动地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喻了生活的艰辛。诗人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感受到风寒的侵袭,令人心生疲惫。“憔悴归来邴曼容”一句,将诗人的内心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在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则以幽默的笔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某种理想时的矛盾心态。郑贾的执着和叶公的伪善,映射出了社会上那些表面热衷于某种事物,实际上却并不真正理解或喜欢它的人。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描绘个人情感,也是在批判社会风气。

最后两句“却笑千年曹孟德,梦中相对也龙钟”,则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曹孟德作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今在梦中也显得苍老无力,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在整首诗中,辛弃疾以个人的感受为切入,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他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深切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头日日打头风”:描绘了江边的自然环境,暗示生活的艰辛。
    • “憔悴归来邴曼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疲惫。
    • “郑贾正应求死鼠”:指向人们对小事的执着与无奈。
    • “叶公岂是好真龙”:讽刺那些表面热衷却不真心的人。
    • “孰居无事陪犀首”:表达孤独与无所事事的沉重感。
    • “未办求封遇万松”:对追求理想未果的失落感慨。
    • “却笑千年曹孟德”: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时光流逝的无奈。
    • “梦中相对也龙钟”:梦中相见,反映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死鼠”和“真龙”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与虚伪。
    • 对仗:整体结构上的对仗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夸张:对历史人物的描写有夸张成分,突出时间的流逝。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活的流逝与不易。
  • :代表着生活的艰难与挑战。
  • 邴曼:象征失落与美丽的逝去。
  • 死鼠:暗指对微不足道的事物的追求。
  • 真龙:象征理想与真实之间的矛盾。
  • 犀首:代表孤独与无人问津的状态。
  • 万松:象征长久的等待与无果的追求。
  • 曹孟德:历史的象征,代表英雄与时光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邴曼”代表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失落的容貌
    C. 忍耐的象征

  2. “叶公岂是好真龙”暗示了什么? A. 对理想的追求
    B. 表面热衷而不真心
    C. 真实的情感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人物的讽刺
    B. 对生活无常的思考
    C. 对社会的赞美

答案

  1. A、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白作品的对比:两者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辛弃疾更注重历史感和社会批判,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的豪情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词牌名解》

相关查询

寄题永丰刘氏暖翠亭 其一 喜赵顺昌官满来归 大驾既还独候驿传未得和陈真人见示 出三洪峡 铜仪 和傅与砺 登蓟丘作 送人之淮东 赵道士山水图 不寐呈何太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严近 中电 说长话短 矛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包含烃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扰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埙的词语有哪些 满眼韶华 米字旁的字 湖海之士 石字旁的字 金货 门闾之望 音字旁的字 将心比心 笃而论之 浩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