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3:48
秋日过徐氏园林
回塘分越水,古树积吴烟。
扫竹催铺席,垂萝待系船。
鸟窥新罅栗,龟上半欹莲。
屡入忘归地,长嗟俗事牵。
秋日里,我经过徐氏园林,
回塘的水分开了越水,古树上积满了吴地的烟雾。
扫去竹叶,催促铺开席子,垂下的藤萝在等待系船。
鸟儿偷窥新长出的栗子,乌龟在莲叶上半倾斜着。
屡次进入这里却忘记归去,长叹着世俗的事物把我牵绊。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提到的“吴烟”可能与古吴国的文化背景有关,吴地以水乡著称,环境幽美,适合隐士栖居。
包佶,唐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诗作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他的诗风淡雅,注重描绘自然之美和内心感受。
本诗写于秋日,表现了诗人游览徐氏园林的情景,透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秋日过徐氏园林》是一首描绘秋日园林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清幽。诗的开头“回塘分越水,古树积吴烟”便勾勒出一幅水墨画般的自然景象,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一份宁静和悠远。接下来的“扫竹催铺席,垂萝待系船”,展现了园林的生机与人文气息,诗人似乎在等待着一场秋日的聚会,增添了生活的趣味。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屡入忘归地,长嗟俗事牵”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无奈与烦恼,尽管园林的美丽令人留恋,但世俗的事物却依然在牵绊着他,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忧愁。通过秋日园林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内心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人对自然与世俗之间矛盾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越水”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水?
“屡入忘归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古树积吴烟”中的“吴烟”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