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16
扬州法云寺双桧
谢家双植本图荣,
树老人因地变更。
朱顶鹤知深盖偃,
白眉僧见小枝生。
高临月殿秋云影,
静入风檐夜雨声。
纵使百年为上寿,
绿阴终借暂时行。
这首诗描绘了法云寺中双桧树的景象。谢家种植这两棵树原本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而如今树木的生长因地势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朱顶鹤在此处安静地栖息,似乎知道树木的深厚与苍翠;白眉僧人看到小枝条也在悄然生长。高高的树临近月殿,映衬着秋天的云影,宁静的夜晚,风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即便是百岁长寿,绿荫也只能借用一时的光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唐代,法云寺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寺庙,常吸引文人墨客,诗中提到的朱顶鹤和白眉僧都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象征着一种和谐的生态与人文关系。
作者介绍:
张祜(约789年-约835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少华,出生于扬州。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法云寺作为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张祜在此写下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扬州法云寺双桧》通过描绘双桧树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谢家双植本图荣”引入,说明这两棵树的种植最初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树木的生长与环境的变化却让这一初衷显得苍白无力。朱顶鹤和白眉僧的出现,既是自然生灵的点缀,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朱顶鹤知深盖偃,展现了它与树木间的和谐关系;而白眉僧则代表了对生命的观察与思索。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秋天的月殿和夜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高大的树木在月光下投下影子,伴随着风雨声,诗人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尽管长寿有百年,绿荫却只能借用这一刻的光阴。这一哲思不仅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传递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理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张祜的艺术才华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双桧树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宁静、哲思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扬州法云寺双桧》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朱顶鹤”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