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余过兴州太守晁侯延之于东池晴碧亭且道其所》

时间: 2025-05-07 07:16:49

诗句

郑谷题诗处,荒凉不复知。

使群来问日,景物欲归时。

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

主人怜过客,借与傲炎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49

原文展示:

郑谷题诗处,荒凉不复知。使群来问日,景物欲归时。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主人怜过客,借与傲炎曦。

白话文翻译:

在郑谷题诗的地方,如今已荒凉得无人知晓。使者们来访的日子,正是景物即将归于宁静之时。山崖间清澈的水流,亭台四周环绕着翠绿的波纹。主人怜悯过往的客人,借给他们一处避暑的胜地。

注释:

  • 郑谷: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
  • 荒凉不复知:形容地方已经荒废,不再为人所知。
  • 使群来问日:使者们来访的日子。
  • 景物欲归时:指景物即将归于宁静,可能是指傍晚时分。
  • 崖巘供清溜:山崖间提供清澈的水流。
  • 亭台绕翠漪:亭台四周环绕着翠绿的波纹,形容水面的美丽景色。
  • 主人怜过客:主人同情过往的客人。
  • 借与傲炎曦:借给客人一处可以傲视炎热的避暑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约1018-1079),字子固,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以豪放洒脱著称,与苏轼并称“苏文”。这首诗是文同在游历兴州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往景物的怀念和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兴州游历时,受到太守晁侯的款待,在东池晴碧亭上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旧地荒凉的感慨,以及对主人热情招待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郑谷旧地的荒凉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景物的怀念。诗中的“荒凉不复知”一句,既是对旧地变迁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后文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如“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最后,诗人通过“主人怜过客,借与傲炎曦”表达了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避暑胜地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郑谷题诗处,荒凉不复知:诗人回忆起曾经在郑谷题诗的地方,如今已经荒凉得无人知晓。
  2. 使群来问日,景物欲归时:使者们来访的日子,正是景物即将归于宁静之时,可能是指傍晚时分。
  3. 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山崖间清澈的水流,亭台四周环绕着翠绿的波纹,形容水面的美丽景色。
  4. 主人怜过客,借与傲炎曦:主人同情过往的客人,借给他们一处可以傲视炎热的避暑之地。

修辞手法:

  • 拟人:“景物欲归时”中的“欲归”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形容景物即将归于宁静。
  • 对仗:“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中的“崖巘”与“亭台”,“供清溜”与“绕翠漪”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旧地荒凉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感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避暑胜地的向往和对人情温暖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闻庵前燕一化为龙庆峡公主 临江仙·简叔章 临江仙 次韵山村先生赋柳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舟次无锡忆沈遹声 临江仙·行道桥南无酒卖 临江仙 临江仙·记六年夏在天津养疴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包含厕的词语有哪些 松烟墨 包含践的成语 丁穷 包含宽的词语有哪些 吃小亏占大便宜 贝字旁的字 神清气朗 韖帨 渺然一身 顺水推船 巛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老儒 焦唇干肺 骊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