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

时间: 2025-08-05 10:17:56

诗句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南园彩棚映绿树,西湖画舫临清流。

几时云阴得敛霁,愿把一樽相献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0:17:56

原文展示:

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 文同 〔宋代〕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南园彩棚映绿树,西湖画舫临清流。 几时云阴得敛霁,愿把一樽相献酬。

白话文翻译:

青春已经过去六十天,正是我们共同携带乐器出游的好时光。 莺鸟和花朵似乎有意要扰乱我们的心情,风雨为何要如此长久地停留。 南园的彩棚映衬着绿树,西湖的画舫停靠在清澈的水边。 何时云层能够散去,晴朗起来,我愿意举杯与你共饮。

注释:

  • 青春已破六十日:指春天已经过去六十天,青春时光流逝。
  • 歌管:指乐器。
  • 莺花:指春天的莺鸟和花朵。
  • 恼乱:扰乱心情。
  • 淹留:停留不去。
  • 彩棚:装饰华丽的棚子。
  • 画舫:装饰精美的船。
  • 云阴得敛霁:云层散去,天气放晴。
  • 一樽:一杯酒。
  • 献酬:互相敬酒。

诗词背景: 文同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文同在春日雨中写给友人的寄语,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感慨和对晴朗天气的期待,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雨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晴朗天气的期待。诗中“青春已破六十日”一句,直接抒发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而“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后两句通过对南园和西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而结尾的“几时云阴得敛霁,愿把一樽相献酬”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饮的期待,情感真挚。

诗词解析:

  • 首句“青春已破六十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青春不再,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运用拟人手法,将莺花和风雨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南园彩棚映绿树,西湖画舫临清流”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
  • “几时云阴得敛霁,愿把一樽相献酬”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莺花有意欲恼乱”,赋予莺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南园彩棚映绿树,西湖画舫临清流”,句式工整,意境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雨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晴朗天气的期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饮的愿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青春: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莺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和美好。
  • 风雨:象征着阻碍和困扰。
  • 南园、西湖:代表着美好而宁静的景致。
  • 云阴:象征着阴霾和不确定性。
  • 一樽:象征着友谊和共享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春已破六十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流逝的无奈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青春的期待 答案:A

  2. “莺花有意欲恼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3. 诗中“几时云阴得敛霁”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对晴朗天气的期待 B. 对雨天的喜爱 C. 对阴天的无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宴桃李园序》: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人的思念。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文同的这首诗与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序》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但文同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饮的期待,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歌的深入分析和鉴赏。

相关查询

鹧鸪天三十首 其九 鹧鸪天 津门初访赵连珠君 鹧鸪天 其二 寿张月坞 鹧鸪天 其八 鹧鸪天 其三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施议对君寄赠《词与音乐之关系》一书,读后感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虱处头而黑 艮字旁的字 横戈跃马 包含幔的词语有哪些 诿过于人 仁心仁闻 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逾千越万 救过不赡 又字旁的字 浮云翳日 金字旁的字 阔笑 阜字旁的字 委国听令 肉腰刀 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