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金州西园九首。松坛》

时间: 2025-04-26 02:06:51

诗句

盘盘松上盖,下覆青石坛。

月中零露垂,日出露尚漙.

山翁称绝境,海桥无所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6:51

原文展示:

题金州西园九首·松坛
作者: 姚合 〔唐代〕

盘盘松上盖,下覆青石坛。
月中零露垂,日出露尚漙。
山翁称绝境,海桥无所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松树繁茂的地方,松树的枝叶覆盖着青色的石坛。夜晚,月光下的露水滴落,清晨,阳光下的露水依旧在闪烁。山中的老人称赞这里是绝佳的境地,而海边的桥却无从欣赏到这样的美景。

注释:

  • 盘盘:形容松树枝叶繁茂,交错盘绕。
  • 青石坛:青色的石头坛子,常用于祭祀或聚会的场所。
  • 零露:滴落的露水。
  • 漙山:漙山可能是指一个地名,具体指代不详。
  • 绝境:指绝佳的境地,山翁的赞美。
  • 海桥:海上的桥,表明与此地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年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写山水风景和隐士生活,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姚合隐居金州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在唐代,士人多追求隐逸生活,诗中所描绘的松坛便是其隐居生活的理想场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松树的繁茂和青石坛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以月夜和晨曦的露水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美丽。尤其是“月中零露垂,日出露尚漙”,展现了晨昏交替的诗意,仿佛让人感受到清晨的清新与夜晚的宁静。后半部分提到的“山翁”和“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翁的赞美与海桥的无所观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蕴含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盘盘松上盖,下覆青石坛:描绘了松树的繁茂和青石坛的静谧,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月中零露垂,日出露尚漙:月光下的露水和晨光中的露水,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山翁称绝境,海桥无所观:山翁的赞美与海桥的无所见形成对比,反映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与青石坛的结合比作自然的画卷。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长寿和高洁。
  • 石坛:代表静谧和古老的文化底蕴。
  • 露水:象征清新、纯洁和生命的活力。
  • 山翁:隐士的象征,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观?

    • A. 河流
    • B. 山林
    • C. 沙漠
    • D. 雪原
  2. “月中零露垂”这句表现了什么时间的景象?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夜晚
  3. 诗中提到的“山翁”代表什么?

    • A. 隐士
    • B. 渔夫
    • C. 商人
    • D. 学者

答案

  1. B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以山水为题材,表现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李白的《月下独酌》: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对比

  • 比较姚合的《松坛》和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姚合更侧重于静谧的环境,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送成从事 寒夜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选—) 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木兰花·西山不似庞公傲 秋莲 白沟 观梅有感 山家 送方二敬之北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菲酌 麦字旁的字 十里洋场 玄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孜孜不已 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积水成渊 三点水的字 文房四物 引智 通前至后 匕字旁的字 小门下 直进直出 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材薄质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