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6:07
往还知分熟,酬赠思同新。
嗜饮殷偏逸,闲吟卿亦贫。
古苔寒更翠,修竹静无邻。
促席灯浮酒,听鸿霜满身。
浅才唯是我,高论更何人。
携手宜相访,穷行少路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往来交往已久,彼此之间的情感愈加熟悉,互相赠送诗歌也有了新的感受。饮酒作诗是殷尧藩的特长,我虽无名却也乐于吟唱。古老的青苔在寒霜中愈发青翠,修竹静谧无声,显得更加孤独。促膝而坐,灯光下酒杯漂浮,耳边传来鸿雁的哀鸣,仿佛全身都被霜气覆盖。我的才学浅薄,谁又能有更高的见解呢?不如携手相约,踏上这少有人走的尘土之路。
姚合(约公元779年-约84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姚合为人低调,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诗,作品以抒怀见长。他的诗中常融入对友人和自然的感悟,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这首诗是姚合回应殷尧藩的赠诗,表现了两位诗人之间的友谊和对生活的共同感受。在唐代,文人间的交往往通过诗歌进行,诗歌成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和太仆田卿酬殷尧藩侍御见寄》是一首充满友谊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的“往还知分熟”表明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彼此的了解与默契使得赠诗的意义更加深远。接着,诗人提到“嗜饮殷偏逸”,表明对友人品酒作诗的赞赏,同时也表现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
“古苔寒更翠,修竹静无邻”两句,以自然景象象征诗人在生活中的孤独与安静,古苔与修竹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冷而孕育生机的意境。而“促席灯浮酒,听鸿霜满身”则转向一种更加直接的情感交流,促膝而坐,酒杯浮动,耳边的鸿雁声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变迁与心境的孤寂。
最后两句“浅才唯是我,高论更何人”展现了诗人的自谦与对高人雅士的敬仰,而“携手宜相访,穷行少路尘”则是对友谊的呼唤,表达了希望与友人共游穷途的愿望,充满了人情味与温暖。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古苔、修竹等自然意象的描写,诗人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对高尚情谊的向往,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融。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古苔”象征着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修竹”体现了诗人对____的赞美。
判断题:诗人认为自己才学高超。(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