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22
作者:姚合 〔唐代〕
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
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
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
日出时我才起床,站在庭前看着种植的莎草。
官吏来了,山里的鸟儿纷纷飞散,酒已经酿好,山野的人们路过这里。
岔路口荒凉的城池很少,烟霞弥漫,远处的山峰很多。
我和几位同官相邀,骑马向西坡而去。
这首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活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淡泊。
作者介绍: 姚合,字子渊,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武功县,表现了诗人在乡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美。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开头“日出方能起”,生动地传达了诗人悠闲的生活节奏,作为一个在官场中工作的诗人,能够在日出时分享受这份宁静实属不易。随着“庭前看种莎”,我们看到诗人对自然的关注,种植莎草的细节暗示了他热爱自然,乐于生活的态度。
“吏来山鸟散”,则透出一丝官场的压迫感,官吏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山鸟的飞散象征着自由的失去。而后“酒熟野人过”,则又回归到一种田园的宁静与和谐,酒熟时节,乡野人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让人向往。
接下来的“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人类活动的萧条,荒城的少见与烟霞的多重,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最后一句“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则传达了一种友好的社交氛围,诗人与同官一起骑马游玩,显示了友谊与生活的乐趣,诗人在忙碌的官场中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与自然的归属感。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酒熟”,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生活的繁忙
B. 生活的悠闲
C. 生活的苦闷
答案:B
“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岫多”中的“烟霞”指的是什么?
A. 城市的喧嚣
B. 山间的自然美景
C. 乡村的宁静
答案:B
诗中展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官场生活
B. 田园生活
C. 城市生活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