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1:47
寓兴
作者:皎然 〔唐代〕
天下生白榆,白榆直上连天根。
高枝不知几万丈,世人仰望徒攀援。
谁能上天采其子,种向人间笑桃李。
因问老仙求种法,老仙咍我愚不答。
始知此道无所成,还如瞽夫学长生。
这首诗描绘了白榆树生长的壮丽景象,它直插云霄,似乎高耸入天。人们只能仰望,想要攀爬而去,却无从下手。谁能飞升至天上摘下榆树的果实,种在世间让桃李欢笑呢?我曾向一位老仙人请教种植的方法,但老仙人嘲笑我愚蠢而不作回答。后来才明白这条道理是无所成就的,实在就像盲人想要学习长生不老的道理。
作者介绍:皎然,字季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咏物诗和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哲理思考,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皎然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中,表达了对高大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长生不老和理想追求的思考。
《寓兴》通过描绘“白榆”这一意象,展现了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诗的开头便以“天下生白榆”引入,树木的高大象征着人们心中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接着,诗人通过“高枝不知几万丈”和“世人仰望徒攀援”这两句,传达出一种无力感,尽管人们渴望接近理想,但却无从触及。
“谁能上天采其子,种向人间笑桃李”则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想要将天上美好的事物带到人间。然而,向老仙人请教却得不到答案,反映出追求理想和真理的困难与无奈。最后的“始知此道无所成,还如瞽夫学长生”则是诗人自我反思的结果,悟出追求理想的道路并非易事,甚至如同盲人求索长生一样徒劳无功。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传达出追求真理与理想的艰难与无奈,强调对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让读者思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诗词测试:
白榆象征什么?
A. 理想
B. 现实
C. 忍耐
D. 梦想
老仙人为什么不回答提问者的问题?
A. 他很忙
B. 他认为提问者愚蠢
C. 他不知道
D. 他不想说
诗中“瞽夫”是用来比喻什么?
A. 瞎子
B. 无知的追求者
C. 笨人
D. 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庐山谣》中,李白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理想的向往,体现出类似的主题,尽管风格有所不同。王维的《鹿柴》则通过山水的意象传达了隐逸的哲思,与皎然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不同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