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1:17
片月忽临池,双蛾忆画时。
光浮空似粉,影散不成眉。
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
情知两处望,莫怨独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亮忽然映照在池塘上的景象,令我想起了与爱人共赏月色的时光。月光在空中如同轻粉般柔和,影子飘散得没有形状。孤独的我躺在床上,感到惊醒,寒冷的树林正透过窗帷映入室内。我明白我们虽然身处两地,却都在仰望同一轮明月,因而不该怨恨这份独自的思念。
皎然,字子灵,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常常以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凝视着月光,思念远方的爱人而作。唐代是诗歌创作的高峰期,诗人们常通过月亮来寄托情感,表达思念之情。
这首《和阎士和望池月答人》以月光为引子,描绘了诗人深厚的思念之情。开篇“片月忽临池”展现了月亮的突然出现,立即引发了诗人的回忆与思考。月光如粉,细腻柔和,给人以温柔的感受,但同时又让人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随着诗句的推进,孤独的情感逐渐显露。诗人躺在孤枕上,惊醒于梦中,寒冷的林影透过窗帷,渲染出一幅孤寂而清冷的画面。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两句“情知两处望,莫怨独相思”则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理解与包容。尽管身处两地,心中却明白彼此的思念,这样的情感让诗人不再怨恨孤独,而是更深地体会到相思的美好。整首诗在恬静的月色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月光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孤独感,同时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包容与理解,传达了相思的美好与苦涩。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思念
C. 自然景观
D. 战争
“光浮空似粉”中的“光”指的是什么?
A. 烛光
B. 日光
C. 月光
D. 星光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忧伤
C. 平静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