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虹县逢无斁二首一》

时间: 2025-07-30 21:13:27

诗句

清河掺执汴河逢,万里悲欢一梦中。

不作常情问京雒,鱼山好在故园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1:13:27

原文展示:

清河掺执汴河逢,万里悲欢一梦中。不作常情问京雒,鱼山好在故园松。

白话文翻译:

清河与汴河在此相遇,万里的悲欢都在梦中交织。我不想用常情去询问京城的事情,只有故乡的松树在鱼山上最让人怀念。

注释:

  • 清河:指清河,古代河流名,流经今河北省。
  • 汴河:即汴水,古代黄河的一支,流经今河南省,是重要的水系之一。
  • 万里:指遥远的距离,这里形容时间和空间的广阔。
  • 悲欢:指悲伤和欢乐,象征人生的多种情感。
  • 常情:平常的情感或关心。
  • 京雒:指京都和洛阳,古代重要的两个城市。
  • 鱼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名,古人往往以山水为寄托,表达思乡之情。
  • 故园松:故乡的松树,象征着归属和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允和,号少游,宋代词人,生于今江苏省。他以清新、自然、饱含情感的词风著称,是北宋时期重要的词人之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晁补之在旅途中的所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京城繁华与故乡宁静的反思,深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河与汴河的相遇,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悲欢的思索,诗人在万里之外的异乡,感受到的却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万里悲欢一梦中”一句,透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仿佛在诉说着无数个漂泊者的心声。

“清河掺执汴河逢”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象征着人生的交错与碰撞,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别离。诗人不愿“作常情问京雒”,在此处透露出他对繁华都市的淡漠与无奈,反而更怀念故乡的宁静与自然。最后的“鱼山好在故园松”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对故乡的松树充满了深情的怀念,象征着归属感和心灵的安宁。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河掺执汴河逢:清河和汴河的相遇,象征着人生的交错和命运的交汇。
  2. 万里悲欢一梦中:千里之外的悲欢离合都如梦一般,体现出人生的无常与梦幻。
  3. 不作常情问京雒:不愿用平常的情感去询问京城与洛阳的事情,表现出对繁华的冷漠。
  4. 鱼山好在故园松:只有故乡的松树是最让人怀念的,表达对故土的深切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悲欢比作梦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悲欢”与“梦中”,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象征:故乡的松树象征着归属感和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河:象征自由与流动的生命。
  • 汴河: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积累。
  • 鱼山:象征故乡的安宁与心灵的归宿。
  • 松树:象征长青与坚韧,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条河流是: A. 黄河和长江
    B. 清河和汴河
    C. 赣江和珠江

  2. 诗人对哪个城市表现出冷漠? A. 北京
    B. 洛阳
    C. 两者都不

  3. “鱼山好在故园松”中的“松”象征: A. 繁华
    B. 忍耐与归属
    C. 消逝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乡愁》余光中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余光中《乡愁》:通过细腻的描写,对故乡的记忆充满了情感的温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晁补之研究》

相关查询

寿楼春 送潘幼畲出守西川 寿楼春 寿词 寿楼春 社集赋查楼菊部 寿楼春 其二 散帙得叔由黄鹤楼断句,为足成之,时予辟地汉上 寿楼春 其一 送王梦湘还武陵 寿楼春 寿楼春 落花和梅溪为同学江思齐之妹赋 寿楼春 卣叔将归西泠,词以调之 寿楼春 重游西湖作 寿楼春·和伯宛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研虑 暗淡 日和风暖 旡字旁的字 前脚后脚 迷魂寨 流宕忘反 车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知尽能索 背靠背 包含及的成语 虫字旁的字 冬山如睡 目不别视 故开头的成语 黍字旁的字 岭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