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7:39
题独孤处士村居
江上园庐荆作扉,
男驱耕犊妇鸣机。
林峦当户茑萝暗,
桑柘绕村姜芋肥。
几亩稻田还谓业,
两间茆舍亦言归。
何如一被风尘染,
到老云云相是非。
在江边的园子里,荆棘做成了门,
丈夫驱赶着耕牛,妻子在那儿织布。
林峦环绕着家门,藤萝遮蔽了光线,
桑树和柘树围绕着村庄,姜和芋头长得丰盛。
几亩稻田还算是生计,两间茅舍也算是归宿。
可比起那些被风尘污染的人,
到老了,仍旧是争论不休。
薛逢,唐代诗人,生于安史之乱前后,曾参与政治,但因不满时政而隐居,追求简单质朴的生活。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纷扰的批判。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纷争的不屑。诗中描绘的村居生活恬静自然,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状态。
《题独孤处士村居》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开篇用“江上园庐荆作扉”描绘了一个简单的农家,透出一种原始而自然的气息。接着,诗人再现了村居生活的日常:丈夫在田间耕作,妻子在家中织布,生活的画面充满了和谐与温馨。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引发了深刻的思考。诗人用“何如一被风尘染,到老云云相是非”的句子,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厌恶。与田园的宁静相比,尘世的纷扰与争论显得更加繁杂和无意义。这种对比不仅让人对田园生活产生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揭示了生活的另一面,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本诗主题在于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与对世俗纷争的批判,表达一种对宁静、质朴生活的向往。
诗中“荆作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男驱耕犊”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