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8:55
早发剡山(一作赵嘏诗)
作者: 薛逢 〔唐代〕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馀封识嵊州。
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衣秋。
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
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
早晨出发去剡山,心中怎能不感慨?
再次观赏这片余韵,认得了嵊州的美景。
树影在暮色中依偎着官舍,溪水声在秋风中轻拂着旅客的衣裳。
南边的山岩气候宜人,环绕着城郭,
天姥山的云层在晴空下轻轻拂过寺庙的楼阁。
黄昏时分不忍再骑马,蓼花在风中摇曳,路途悠长。
作者介绍:薛逢,唐代诗人,生平多游历,作品多描写山水风景与人情。其诗以清新脱俗著称,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背景或与作者的旅行有关,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归途的留恋。
《早发剡山》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正怀何谢”引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似乎是对生命的感慨与反思。接下来的描写则逐渐深入,诗人通过对树木、溪水、山岩、云层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树色老依官舍晚”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宁静与安详,而“溪声凉傍客衣秋”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清凉与诗人心境的平和。在描写南岩的气爽和天姥的云晴时,诗人展示了山水之间的美好,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清新与洒脱。
最后两句“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不仅表现出诗人对归途的留恋,也通过“蓼花”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自然与生命的交融。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归途的留恋,同时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感激?
“日暮不堪还上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溪声凉傍客衣秋”中的“凉”字用来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