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1:20
河上关门日日开,古今名利旋堪哀。
终军壮节埋黄土,杨震丰碑翳绿苔。
寸禄应知沾有分,一官常惧处非才。
犹惊往岁同袍者,尚逐江东计吏来。
河上的关口每天都在开着,古今的名利真令人感到悲哀。
终军的壮志如今已埋没在黄土之中,杨震的丰碑也被绿苔所遮蔽。
身为官员应当明白自己的职责,一官之职常常担心自己不是人才。
我还惊叹往年与我并肩作战的同袍,现在却在江东追逐着官吏的利益。
薛逢,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感知名。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及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此诗写于社会动荡和官场腐败的背景之下,表现出对名利的反思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
《潼关驿亭》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社会批判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潼关的开关,反映出古今名利的无常与令人忧伤的现实。开门象征着机会的来临,但同时也暗示着在名利的追逐中,许多人丧失了自我。接下来的两句提到终军和杨震,前者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后者的清白之名也被遗忘,表现出对历史英雄的哀悼。诗中提到的“寸禄”与“非才”,则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现状的不满,表达了对职务与能力不匹配的焦虑。最后一句提到的同袍,既是对过去战友的怀念,也隐含了对现今社会中人们追逐名利的反思,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失落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名利的虚幻与人生的无常,呼唤对真实价值的重新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潼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终军壮节埋黄土”中的“壮节”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寸禄”是指什么?
与《春望》相比,薛逢在《潼关驿亭》中更加强调历史的沉重感与名利的虚幻,而杜甫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悲痛与国家的苦难。两首诗都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