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7:41
殿前松柏晦苍苍,
杏绕仙坛水绕廊。
垂露额题精思院,
博山炉袅降真香。
苔侵古碣迷陈事,
云到中峰失上方。
便拟寻溪弄花去,
洞天谁更待刘郎。
在殿前苍翠的松柏中,杏树环绕着仙坛,水流缠绕着长廊。露水垂挂在额头,铭刻着清幽的思绪,博山炉烟袅袅升起,散发着香气。青苔侵蚀了古老的石碑,让人迷失了往昔的事情,云雾飘到中峰,让人失去了方向。于是,我便想去寻找溪水,玩弄花朵,究竟还有谁在洞天等候刘郎呢?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题春台观》写于春日,作者在春天的台观中,借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思索与情感,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题春台观》是一首描绘春天自然景色的诗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开头的“殿前松柏晦苍苍”,设定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环境,接着“杏绕仙坛水绕廊”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在这片自然的怀抱中,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开始反思时间与记忆的流逝,特别是“苔侵古碣迷陈事”一句,浓厚的青苔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诗人在这一刻,似乎在问:我们究竟能记住什么,能留下什么?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乐趣的向往,“便拟寻溪弄花去”,渴望逃离繁杂的尘世,去寻找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情感深邃而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的“博山炉”主要用来做什么?
“便拟寻溪弄花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苔侵古碣”有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