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5:22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作者: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在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卧于林中,感到忧愁;打开窗户,欣赏周围的美景。忽然遇到青鸟的使者,邀请我进入赤松道士的家中。金灶刚刚点燃,仙桃正值开花的季节。如果童年的面容能够常驻,何必在此时醉卧于流动的霞光中呢?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清明时节,正值春天即将结束,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思念春天的美好。同时,受邀进入道士的家中,表达了对道教隐居生活的向往。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田园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躺在林中,心中感到春天即将结束的忧愁,这种情感通过“愁春尽”简单而深刻地表达出来,令人感同身受。接着,诗人打开窗户,欣赏眼前的美丽景色,表现出他对春天的珍惜与热爱。
随后,青鸟的出现,象征着美好的邀请,带来了一种意外的欢乐。在赤松道士的家中,诗人看到金灶初开,仙桃盛开的景象,暗示着一种仙境般的生活。最后,诗人以“童颜若可驻”作结,表达了对青春永驻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和隐逸生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体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
诗中“林卧愁春尽”的意思是什么?
A. 在林中感到快乐
B. 在林中感到忧愁
C. 在林中感到无聊
D. 在林中感到愤怒
青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悲伤
B. 邀请与希望
C. 迷失
D. 旅行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生命的感慨
D. 对财富的渴望
孟浩然的《清明日宴梅道士房》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写了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感慨与时间的流逝,后者则更注重于自然环境的宁静与人心的和谐。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