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4:12
善政无惭色,吟归似等闲。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求理头空白,离京债未还。仍闻猿与鹤,都在一船间。
这首诗的意思是:施行良好的政治,心中不必感到惭愧,归来的时候吟唱诗歌就像是寻常事一样。我只是用六幅丝绢,描绘了九华山的景色。寻求真理的过程中,我却一无所获,离开京城时的债务仍未偿还。如今依然听到猿猴和白鹤的叫声,它们都在同一只船上。
作者介绍:杜荀鹤(约845-900年),字子美,号少白,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政府,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荀鹤在京城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良政的追求以及对个人经济负担的无奈,同时展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送青阳李明府》这首诗展现了杜荀鹤作为一位政治家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开头两句“善政无惭色,吟归似等闲”描绘了他对良政的自信与追求,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接下来的“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则是通过艺术表现自然之美,体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然而,诗中“求理头空白,离京债未还”一句,流露出他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无奈与失落,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最后一句“仍闻猿与鹤,都在一船间”,则将自然的宁静与人世的烦恼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暗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却是不可或缺的。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自然景物来反映人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良政的追求、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华山”象征什么?
诗人对“善政”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