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6:00
秋晨有感
作者: 杜荀鹤 〔唐代〕
木叶落时节,旅人初梦惊。
钟才枕上尽,事已眼前生。
吟发不长黑,世交无久情。
且将公道约,未忍便归耕。
秋天的早晨,树叶纷纷落下,旅人刚刚从梦中惊醒。
床头的钟声刚刚响尽,眼前的一切已经发生。
吟诵出来的诗句不长,朋友之间的情谊却难以长久。
不妨先把公事处理完,再不忍心立刻回去耕作。
杜荀鹤,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年不详,字子美,号药山,晚号荀鹤。杜荀鹤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秋晨有感》创作于杜荀鹤的晚年,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晨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
《秋晨有感》是一首充满秋意和人生哲理的诗。诗的开头以“木叶落时节”引入,展现了一幅典型的秋天景象。树叶的凋落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也是生命流逝的象征,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接着,诗人以“旅人初梦惊”描写了一个刚刚醒来的旅人,这个旅人或许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反映出他对生活状态的思考。
“钟才枕上尽,事已眼前生”一句,展现了从梦到现实的过渡,钟声的响起意味着新一天的开始,而“事已眼前生”则暗示着生活的琐事已在眼前,无处可逃。这种从梦境到现实的切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敏感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在“吟发不长黑,世交无久情”一句中,诗人对友谊的短暂感到惋惜,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且将公道约,未忍便归耕”,则展现了他对责任与务实的认同,尽管心中有对土地的眷恋,但仍需处理世俗事务,流露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整首诗在清冷的秋晨氛围中,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责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秋晨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际关系短暂的惋惜,以及对生活责任的认同,展现出一种深沉、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中“木叶落时节”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看法是?
A. 长久
B. 随意
C. 短暂
D. 深厚
“且将公道约”的意思是?
A. 约定回家
B. 处理公事
C. 约定友谊
D. 归去耕作
答案: 1-C,2-C,3-B
与王维的《山中秋夕》相比,杜荀鹤的《秋晨有感》更注重人际关系与世事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两首诗在主题和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秋天不同的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