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1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17:06
我受羁栖惯,客情方细知。
好看前路事,不比在家时。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
旅中无废业,时作一篇诗。
我习惯了漂泊的生活,外面的情感逐渐细腻起来。
在外面要多关注未来的事情,跟在家里的时光相比大有不同。
勉励你记住这句话,听到别人善良的言行就要学习。
在旅途中不应荒废事业,偶尔也要写一首诗。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弟弟的劝勉,体现出唐代诗人对人生和旅途的思考。
作者介绍:杜荀鹤,唐代诗人,生于764年,卒年不详,字耽美,号石头,世称“杜石头”。他以写诗歌颂自然、抒发情感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荀鹤与弟弟分别之际,诗人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激励弟弟,鼓励他在外求学和生活中要勤奋努力,善于学习。
《送舍弟》是一首兼具生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劝勉诗。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为引子,表达了对弟弟的关切与期望。开头两句“我受羁栖惯,客情方细知”,以“羁栖”的状态引入,既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又传达了在外生活的细腻感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好看前路事,不比在家时”,则提醒弟弟在外要关注未来的发展和机遇,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在后两句中,诗人用“勉汝言须记”来鼓励弟弟,告诫他要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提升自己。而“旅中无废业,时作一篇诗”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化和艺术的重视,强调在旅途中也要保持创作的热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不仅是一封动人的家书,更是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未来的希冀,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理想和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客情”和“羁栖”,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同时通过比喻和反问,展现了生活的哲学思考。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鼓励弟弟在外求学,不忘初心,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
诗词测试:
“羁栖”指的是什么?
A. 回家
B. 漂泊
C. 学习
D. 工作
诗中提到的“闻人善即师”意指什么?
A. 不用学习
B. 学习善良的行为
C. 忘记过去
D. 依赖别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荀鹤的《送舍弟》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主题上都涉及到对未来的展望,但杜荀鹤更侧重于个人成长与学习,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美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