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3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0:27
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频。
戍楼三号火,探马一条尘。
战士风霜老,将军雨露新。
封侯不由此,何以慰征人。
在白草覆盖的河边,冰层已然封合,北方的戎族时常出征掠夺。
戍楼上的火光闪耀,探马留下的尘土在空中漂浮。
战士们在风霜中变得苍老,而将军却因雨露而显得年轻。
封侯的荣华并不由此而来,又有什么能安慰这些远征的士兵呢?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蕃戎”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常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是诗人所处时代的一种社会现象。“封侯”则是指古代封赏制度,士兵希望通过战斗获得封爵。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35年-约902年),字子美,号孟氏,唐代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边防生活,反映士兵的艰辛和将领的责任,作品风格豪放而沉郁。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边境战争频繁时期,北方民族对中原的侵扰时有发生,诗人通过描写战士们的辛劳与将军的年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无奈。
《塞上》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边塞的严酷环境和士兵们的艰辛生活。诗中以“草白河冰合”开篇,营造出一种冷峻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冰冷的风霜,展示了边疆的恶劣气候。接着“蕃戎出掠频”一句,直接揭示了边塞的紧张局势,北方的敌人时刻威胁着国家的安宁。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战士风霜老”与“将军雨露新”,深刻地表现出士兵在战斗中所承受的艰难与苦痛,而将军却因地位而享受着相对的安逸与年轻的容貌。这种对比不仅突出士兵的辛劳,也反映了士兵们内心的失落与对荣华富贵的渴望。
最后“封侯不由此,何以慰征人”一句,点明了诗的主题:士兵们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应有的回报,封侯之路并非易事。诗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士兵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反映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无奈与悲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传递出对边疆士兵的敬意与对战争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士兵的辛劳,探讨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所承受的无奈与失落,表达了对士兵命运的关注和对荣华富贵的质疑,反映了战士们对平凡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草白河冰合”描述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春天的温暖
B. 寒冷的冬天
C. 炎热的夏天
“战士风霜老”的意思是?
A. 士兵因战斗而变得年轻
B. 士兵因经历艰难而显得苍老
C. 士兵享受安逸生活
诗中提到的“蕃戎”指的是?
A. 中原汉族
B. 北方少数民族
C. 西域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