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18
若以名场内,谁无一轴诗。
纵饶生白发,岂敢怨明时。
知己虽然切,春官未必私。
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
如果在名利场中,谁没有写过一首诗呢?
即使已经白发苍苍,怎么能怨恨这个时代呢?
即使知己虽亲密,做春官也未必会私心偏袒。
宁愿让我用读书的眼光去看世界,也不愿意再去追逐看花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发”与“明时”反映了诗人对年龄和社会的思考,强调个人的价值观与时代环境的关系。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901年。杜荀鹤的诗风清新自然,以写景和抒情见长,常表达对人生、友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荀鹤的晚年,时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反映对名利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知己的珍视与对社会的不满。
《下第投所知》是一首凝练而富有哲理的诗。诗人在诗中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名利场,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指出,在追名逐利的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曾写下诗篇,这说明了诗歌的普遍性和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渴望。接着,诗人自省即使已是白发苍苍,也不应怨恨时代,因为时代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此处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坦然与淡泊。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知己”与“春官”的对比,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知己十分重要,但在公共事务中,持公正立场是更为重要的。在这句话中,诗人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了公义与公平的价值。
最后一句“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宁愿以读书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也不愿意追求那些短暂而浮华的享乐。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知识的重视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知识的重视,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白发”是什么意思?
A. 年轻
B. 年老
C. 美好
D. 富贵
“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中,读书的眼光代表了什么?
A. 短暂的快乐
B. 对知识的追求
C. 对名利的追逐
D. 享乐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杜荀鹤的作品都反映了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带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杜荀鹤则更侧重个人的内心世界与理想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