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贻里中同志》

时间: 2025-04-27 14:41:12

诗句

乡里为儒者,唯君见我心。

诗书常共读,雨雪亦相寻。

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

古人犹晚达,况未鬓霜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1:12

原文展示:

贻里中同志
杜荀鹤 〔唐代〕
乡里为儒者,唯君见我心。
诗书常共读,雨雪亦相寻。
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
古人犹晚达,况未鬓霜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乡里同道之人的深厚情感。诗人认为在乡间,作为儒者的他,只有你能够理解我的心意。我们常常一起读书吟诗,不论是风雨交加的日子,还是雪花纷飞的时刻。尽管生活贫困,但我们志向坚定,子孙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深厚。古人往往到晚年才有所成就,更何况我们现在还没有白发苍苍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乡里:指乡村或地方。
  • 儒者:指读书人,特别是研究儒学的人。
  • 唯君:只有你。
  • 雨雪:比喻恶劣天气,象征不畏艰难。
  • 贫贱:指贫穷和地位低下。
  • 志气:指志向和气节。
  • 古人:指古代的人。

典故解析:

  • “古人犹晚达”:暗指古代许多成功的人士往往晚年才获得成功,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生于大历年间,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荀鹤的乡村生活中,表达了他与志同道合者的情谊,以及在逆境中坚持理想的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与乡里同道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乡里为儒者,唯君见我心”中,诗人表明了自己作为乡村读书人的身份,并强调只有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接着,诗人用“诗书常共读,雨雪亦相寻”描绘了他们一起读书的情景,表现了彼此之间的志同道合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两句则体现了即便身处贫困,志气依然坚定,且对子孙的教育和影响也十分重视。最后一句“古人犹晚达,况未鬓霜侵”则是一种激励,提醒人们要耐心追求理想,因为许多古人都曾在晚年才取得成功,更何况自己尚年轻,未来可期。

整首诗情感真挚,激励人心,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和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乡里为儒者,唯君见我心。”
    诗人自述身为乡里读书人,强调与对方的特殊情感链接。
  2. “诗书常共读,雨雪亦相寻。”
    描述两人共同学习的情景,强调在艰难条件下的友谊。
  3. “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
    传达出即使生活贫困,依然有理想追求,重视后代教育。
  4. “古人犹晚达,况未鬓霜侵。”
    鼓励对方要有耐心,强调年轻时的奋斗和未来的可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雨雪”象征逆境,表现出不怕艰难的精神。

主题思想:
此诗主要探讨了理想与友谊的价值,表达了在困境中勇于追求理想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乡里:象征故乡和亲切的归属感。
  • 雨雪:代表艰难困苦的环境。
  • 贫贱:指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局限。
  • 古人:象征历史经验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乡里为儒者”的意思是: A. 诗人在乡村中是个读书人
    B. 诗人是城里人
    C. 诗人不喜欢乡村

  2. 诗中提到“雨雪”强调了: A. 诗人的悲伤
    B. 诗人与朋友不怕艰难
    C. 诗人喜欢雨雪

  3. “古人犹晚达”的意思是: A. 古人都早早成功
    B. 古人成功晚于年轻人
    C. 古人往往晚年才有所成就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杜荀鹤与王维的诗歌都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但王维的诗更加强调自然景色与人情的结合,而杜荀鹤则侧重于理想和志向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退居 雪後寒甚 残年 雪中作 松下纵笔 东篱杂书 自东冈缭出舍北 十月 园中赏梅 龟堂杂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脆骨 色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贪人败类 修辞立诚 龍字旁的字 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坐开头的成语 潜隧 鴍鹩 母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临渴穿井 跑单帮 督抚 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札萨 以往鉴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