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顾云》

时间: 2025-05-02 19:34:08

诗句

省得前年别,蘋洲旅馆中。

乱离身不定,彼此信难通。

侯国兵虽敛,吾乡业已空。

秋来忆君梦,夜夜逐征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4:08

原文展示:

寄顾云
杜荀鹤〔唐代〕
省得前年别,蘋洲旅馆中。
乱离身不定,彼此信难通。
侯国兵虽敛,吾乡业已空。
秋来忆君梦,夜夜逐征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已久的感慨。去年分别时,作者身处蘋洲的旅馆。由于战乱,身不由己,人与人之间的音信也难以互通。虽然战乱稍有平息,但自己故乡已经空荡荡的。到了秋天,思念朋友的梦境频频出现,每晚都像追逐着远方的鸿雁。

注释:

  • 省得:省略、回想。
  • 蘋洲:即蘋洲,古地名,此处指旅馆所在的地方。
  • 旅馆:旅途中的客栈。
  • 乱离:形容动乱的生活,身处不安。
  • 信难通:音信难以传递。
  • 侯国:指权势的地方。
  • 兵虽敛:虽然兵戈已停止。
  • 吾乡:我的家乡。
  • 业已空:已经空虚、荒凉。
  • 秋来:秋天来临。
  • 忆君梦:思念朋友的梦。
  • 夜夜逐征鸿:每晚追逐着远方的鸿雁,象征着思念和追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杜荀鹤(约850年-933年),唐代诗人,一生经历了战乱,作品多以描写离别、思念、忧国忧民的情感为主。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战乱时期,诗人身处动荡之中,表达了对故乡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顾云》是一首充满思念与忧愁的诗。开头两句提到“省得前年别”,暗示了与友人分离的时光已经过去,然而“蘋洲旅馆”的意象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与漂泊的生活。诗人置身于战乱之中,身世漂浮不定,彼此的音信难以传递,这不仅是对自己处境的感叹,也是对友人境遇的深切关怀。接下来“侯国兵虽敛,吾乡业已空”,两句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战乱似乎已经平息,但故乡的荒凉让人感到无比悲痛。最后,诗人以“秋来忆君梦”结束,暗示着思念在秋天愈发浓烈,夜晚的梦境中不断追逐着远方的鸿雁,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理想与归属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省得前年别”:回想起去年的分别,感慨时光流逝。
    2. “蘋洲旅馆中”:身处旅馆,孤独的环境加深了思念。
    3. “乱离身不定”:身处乱世,生活不安定。
    4. “彼此信难通”:朋友之间的音信难以相互传递。
    5. “侯国兵虽敛”:虽然战乱有所平息。
    6. “吾乡业已空”:自己的故乡已经空荡荡。
    7. “秋来忆君梦”:秋天来临,思念友人的梦境频繁出现。
    8. “夜夜逐征鸿”:每晚都追逐着远方的鸿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秋来忆君梦”与“夜夜逐征鸿”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无奈与孤独,展现了人们在变幻莫测的时代中对情感的坚持与渴望。

意象分析:

  • 蘋洲:象征着离愁别绪的旅途。
  • 鸿雁:象征思念与追寻,也代表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写此诗时身处何地? A. 自家
    B. 蘋洲旅馆
    C. 侯国
    D. 战场

  2. 诗中提到的“信难通”是指什么? A. 书信难寄
    B. 彼此音信难通
    C. 朋友关系疏远
    D. 无法通信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此诗在思乡与思念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侧重于家人之间的感情,而杜荀鹤则更强调朋友之间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诗集》
  • 相关的唐代诗人及其作品分析书籍。

相关查询

洛社八景 其二 亭上观鹅 洛社八景 其一 池边涤砚 游竹山和邵宝韵 咏石塘桥 开利寺观鹅亭和秦修敬先生 余和韵旧作一章以志感云 五里湖 题署中八风亭 村居 渡河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涡的词语有哪些 古兰经 门字框的字 夕字旁的字 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摧折恶类 亵渎 百不知 魄散魂飞 罪逆深重 又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好景不常 事重身衰 止字旁的字 神摇魂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