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8:05
同过溪桥日欲晡,
远林残叶似栖乌。
照公院里堪留宿,
已有梅花有酒无?
在黄昏时分,我们同过那座溪桥,远处的树林中,残留的叶子像栖息的乌鸦。公院里可以留宿,但这里已经有梅花,不知道还有没有酒?
本诗中提到的“梅花”常常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生命力,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开花,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此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也被视为高雅的象征,常与文人墨客的高尚情操相联系。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 1487年- 1536年),字汝熙,号醉吟,明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人。他的诗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高启与其内弟周思敬晚间游历雁荡山时。雁荡山以其奇特的山水景观而著称,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并与内弟分享旅行的乐趣,流露出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内弟周思敬在游历中的相聚与思考。诗的开头“同过溪桥日欲晡”,勾勒出一个宁静的黄昏时分,溪桥和日落的意象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静谧。接着,诗人通过“远林残叶似栖乌”描绘出树林中的残叶,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短暂与凋零,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最后两句“照公院里堪留宿,已有梅花有酒无?”则将情感升华,诗人面对即将入夜的环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又渴望与友人共饮的温馨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淡泊,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a) 小溪
b) 梅花
c) 星星
d) 残叶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自然之美
b) 友情与生活
c) 战争与悲伤
d) 孤独与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