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3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38:18
原文展示:
平生壮节终难变,投老浮名信所遭。要路争先宁遽福,从来率野屈吾曹。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一生,坚定的志节始终未曾改变,到了晚年,那些虚浮的名声不过是命运的安排。在重要的道路上争先恐后,难道就能立刻获得幸福吗?自古以来,在野的我们总是被屈服于他人之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志节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耒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一生坚守的志节不变的自豪,以及对晚年虚名的淡然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志节和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平生壮节终难变”,展现了作者一生坚守的高尚品德和坚定志节,这种不变的节操是作者自豪的源泉。次句“投老浮名信所遭”,则透露出作者对晚年虚名的淡然态度,认为名声不过是命运的安排,不必过于执着。后两句“要路争先宁遽福,从来率野屈吾曹”,则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指出在重要的道路上争先恐后并不一定能立刻获得幸福,而自古以来,不在朝为官的人总是被屈服于他人之下。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人生志节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作者强调了坚守志节的重要性,同时对虚名和社会现实持有清醒的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平生壮节终难变”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虚名的执着 B. 对志节的坚守 C. 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D. 对命运的顺从
“投老浮名信所遭”中的“浮名”指的是什么? A. 实在的名誉 B. 虚浮的名声 C. 坚定的志节 D. 重要的职位
诗中“要路争先宁遽福”表达了什么观点? A. 争先恐后一定能获得幸福 B. 争先恐后不一定能立刻获得幸福 C. 争先恐后是错误的 D. 争先恐后是正确的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