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4:5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58:52
昔我初见子,子时客京师。闻名久不获,既得过所知。示我一卷书,大小百首诗。我嗜不可辍,熊蹯荐朝饥。约子彭城游,念当行有期。中间忽仓卒,决去不子辞。子后来高邮,我居淮之湄。中间无百里,诗句屡欲驰。客来得子书,云子久南归。投书不能读,恨我闻之迟。使我早知此,扁舟尚能追。远别不执手,近居不相携。每念今怅昔,耿耿衷肠悲。子行日已南,我去日已西。音书不可频,何以慰我思。
从前我初次见到你,那时你客居京城。久闻你的名声却未能相见,一旦相识便超过了我的期待。你给我看了一卷书,里面有大小百首诗。我沉迷其中无法停止,就像熊蹯在早晨饥饿时推荐美食。我们约定一起去彭城游玩,想着行程即将开始。中间突然有急事,你决定离开却没有向我告别。后来你到了高邮,而我住在淮河边。两地相隔不过百里,诗句却屡屡想要传递。有客人带来你的书信,说你已经久居南方。我拿到信却无法阅读,恨自己得知消息太迟。如果我早知道,或许还能乘小船追赶。远别时没有握手,近居时也未能相伴。每次想到现在和过去的对比,心中就充满了悲伤。你向南行,我向西去。书信不能频繁传递,我该如何慰藉我的思念呢?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张耒写给友人参寥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未能及时相见的遗憾。诗中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昔我初见子”一句,开启了往事的回忆,而“子行日已南,我去日已西”则表达了现实的无奈和遗憾。张耒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相识、相约、相别的全过程,情感真挚动人。诗中的“熊蹯荐朝饥”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表达了对友人诗作的极度喜爱。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熊蹯荐朝饥”比喻了什么? A. 对诗的极度喜爱 B. 对美食的渴望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旅行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彭城”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A. 江苏徐州 B. 江苏南京 C. 江苏苏州 D. 江苏扬州
诗中“子行日已南,我去日已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友人的责备 D. 对友人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