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无咎遐寂文叔同游凝祥得游宇》

时间: 2025-05-02 21:36:10

诗句

客子长安尘满裘,道人门馆自深幽。

东风拂地千条柳,春水平池数点鸥。

俯首一官真底事,倒囊三百更何求。

读书挟策君知否,失性还同博塞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6:10

原文展示:

客子长安尘满裘,道人门馆自深幽。 东风拂地千条柳,春水平池数点鸥。 俯首一官真底事,倒囊三百更何求。 读书挟策君知否,失性还同博塞游。

白话文翻译:

在长安的客子,衣裘上满是尘埃,而道人的门馆却自是深邃幽静。 东风轻拂着大地,千条柳枝摇曳,春水在平静的池塘中,几只鸥鸟点缀其间。 低头做官,究竟是为了什么?即使拥有三百金,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读书带着书卷,你是否知道,失去了本性,就如同在博塞中游戏一般。

注释:

  • 客子:指在外的游子,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繁华的都市。
  • 尘满裘:形容在都市中奔波,衣裘上沾满尘埃。
  • 道人:指修道之人,这里可能指隐士或僧侣。
  • 门馆:指道人的居所。
  • 深幽:深邃幽静。
  • 东风:春风。
  • 千条柳:形容柳树众多。
  • 春水:春天的水。
  • 平池:平静的池塘。
  • 数点鸥:几只鸥鸟。
  • 俯首:低头,这里指屈服于官场。
  • 一官:指做官。
  • 真底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 倒囊:倒空钱囊,这里指拥有大量金钱。
  • 三百:指三百金,泛指财富。
  • 读书挟策:读书并带着书卷。
  • 失性:失去本性。
  • 博塞游:赌博游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官场失意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时所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宋代,文人多有出仕与隐逸的矛盾,张耒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都市的喧嚣与道人门馆的幽静,表达了自己对简朴自然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都市与隐逸生活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追求。首联以“客子长安尘满裘”描绘了都市的喧嚣与尘埃,而“道人门馆自深幽”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深邃。颔联以春风拂柳、春水平池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生活的美好。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对自己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失去本性的担忧。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子长安尘满裘:描绘了在都市中奔波的景象,衣裘上沾满尘埃,反映了都市的喧嚣与繁忙。
  2. 道人门馆自深幽:与都市形成鲜明对比,道人的居所深邃幽静,象征着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简朴。
  3. 东风拂地千条柳:以春风拂柳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4. 春水平池数点鸥:春水在平静的池塘中,几只鸥鸟点缀其间,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5. 俯首一官真底事:低头做官,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厌倦。
  6. 倒囊三百更何求:即使拥有大量金钱,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漠。
  7. 读书挟策君知否:读书并带着书卷,你是否知道,失去了本性,就如同在博塞中游戏一般。表达了对保持本性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都市与隐逸生活的对比,强化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 拟人:“东风拂地”赋予春风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客子长安尘满裘,道人门馆自深幽”等句,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通过对都市与隐逸生活的对比,以及对自己官场生活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保持本性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繁华的都市,象征着喧嚣与繁忙。
  • 道人门馆:隐逸生活的居所,象征着宁静与简朴。
  • 东风:春风,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 千条柳:众多的柳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春水平池:平静的池塘,象征着宁静和谐。
  • 数点鸥:几只鸥鸟,增添了宁静和谐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客子长安尘满裘”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都市的喧嚣与繁忙 B. 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简朴 C. 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D. 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厌倦

  2. 诗中的“道人门馆自深幽”与哪一句形成对比? A. 客子长安尘满裘 B. 东风拂地千条柳 C. 春水平池数点鸥 D. 俯首一官真底事

  3. 诗中的“读书挟策君知否”表达了什么? A. 对保持本性的重视 B. 对物质财富的淡漠 C. 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D.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同无咎遐寂文叔同游凝祥得游宇》与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与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张耒的生平与创作。

相关查询

九日追怀叔父兄长登高 九日 端午 送翁修撰 次韵彦崇游三洞 招隐堂 信步 还自肃宁晚色可爱寄卢行之 寄钦师 张元光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字旁的字 书功竹帛 砥节守公 妙药灵丹 示字旁的字 包含肱的词语有哪些 威凤 野乘 西人 豕字旁的字 心如刀绞 頁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蠡酌管窥 笔员 让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