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0:37
小隐幽情薄宦身,
五更骑马寿安尘。
春如流水行随客,
晓与青山气逼人。
报国丹心千载事,
对花霜鬓一番新。
秦吴绝域从来恨,我已能知莫问津。
隐居的生活虽清淡,但我却无心于官场的名利。在黎明五点,我骑马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前行。春天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行走的旅人随之而去。清晨的青山在气息中显得格外逼人。为国报效的赤诚之心,千年不变;而面对花开花落,我的白发也渐渐增多。对于秦朝和吴国的遗恨,虽然从古至今存在,我已经明白,不必再去追问。
《自蒲赴湖早行作》展现了诗人晁补之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清晨的骑马行旅,抒发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厌倦。开篇“小隐幽情薄宦身”便道出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的追求,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澄澈让他更能感知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春如流水行随客”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匆忙与流逝,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而“晓与青山气逼人”则突出了晨曦中青山的壮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此外,诗中提及的“报国丹心千载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赤诚之心,尽管岁月流逝,内心的忠诚始终不变。
最后两句“秦吴绝域从来恨,我已能知莫问津”,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人意识到历史恩怨已成往事,不必再去追问,只需珍惜当下。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历史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自蒲赴湖早行作》和王之涣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在隐逸中追求宁静,后者则在高处观景中感叹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