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9:06
堂堂门下公,英发自初仕。
卷舒固以时,出处不为己。
朝廷登儒辅,德礼民有耻。
岷峨更峥嵘,清风在闾里。
独醒固不恶,既醉又可纪。
成王访落时,百室赋盈止。
吾侪为国谋,私爱不足恃。
这首诗的作者在描述自己作为一个出身显赫的人的经历,表达了对个人抱负与国家责任的思考。诗中提到自己在朝廷中担任官职,虽然有权有势,但并不以此为自豪,反而强调了为国服务的重要性。诗人认为,真正的清高并不是与世隔绝,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后,诗人呼吁大家应当为国家谋划,而不是过于沉迷于个人的私慕和欲望。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公美,号山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晁补之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著称。他的诗风受陶渊明影响,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与苏翰林先生的吟咏中,追和陶渊明的名作而作,反映了作者对陶渊明隐逸精神的认同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关切。
晁补之的《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九》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个人荣华与国家责任的反思,表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开头以“堂堂门下公”自称,展示了作者的身份和地位,但随即转入对自身成就的反思,强调个人的成就并不代表自我价值,真正的价值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诗中引用“岷峨”之景,传达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清风更是在此意象下成为一种心灵寄托,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理想的境界。而“独醒固不恶,既醉又可纪”则是对生活态度的探讨,无论是在清醒还是醉酒的状态下,诗人都表现出对世事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对现实的批判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用词讲究,意象丰富,展现了晁补之对陶渊明的敬仰与同理,同时也传达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切关怀,堪称宋代诗人的一篇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个人理想与国家责任的统一,倡导高洁的人生理想,反映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个人价值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堂堂门下公”指的是?
诗歌中提到的“岷峨”象征什么?
诗中的“私爱不足恃”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