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9:19
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台价无比。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
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
陵烟触露不停探,官家赤印连帖催。
朝饥暮匐谁兴哀,喧阗竞纳不盈掬。
一时一饷还成堆,蒸之馥之香胜梅。
研膏架动轰如雷,茶成拜表贡天子。
万人争啖春山摧,驿骑鞭声砉流电。
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
到时须及清明宴,吾君可谓纳谏君。
谏官不谏何由闻,九重城里虽玉食。
天涯吏役长纷纷,使君忧民惨容色。
就焙尝茶坐诸客,几回到口重咨嗟。
嫩绿鲜芳出何力,山中有酒亦有歌。
乐营房户皆仙家,仙家十队酒百斛。
金丝宴馔随经过,使君是日忧思多。
客亦无言征绮罗,殷勤绕焙复长叹。
官府例成期如何!
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9:19
茶山贡焙歌 李郢 〔唐代〕
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台价无比。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 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 陵烟触露不停探,官家赤印连帖催。 朝饥暮匐谁兴哀,喧阗竞纳不盈掬。 一时一饷还成堆,蒸之馥之香胜梅。 研膏架动轰如雷,茶成拜表贡天子。 万人争啖春山摧,驿骑鞭声砉流电。 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 到时须及清明宴,吾君可谓纳谏君。 谏官不谏何由闻,九重城里虽玉食。 天涯吏役长纷纷,使君忧民惨容色。 就焙尝茶坐诸客,几回到口重咨嗟。 嫩绿鲜芳出何力,山中有酒亦有歌。 乐营房户皆仙家,仙家十队酒百斛。 金丝宴馔随经过,使君是日忧思多。 客亦无言征绮罗,殷勤绕焙复长叹。 官府例成期如何!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
使君对客人的喜爱之情无止境,客人在金台的价值无比。 春风三月的贡茶时节,人们追逐着红旌旗到山里。 清晨焙茶时朱门大开,渐渐见到新芽装满筐箱。 冒着烟露不停地探寻,官家的赤印连帖催促。 朝饥暮匐谁来哀悯,喧闹中竞相缴纳不满一掬。 一时片刻就堆积成山,蒸煮后香气胜过梅花。 研磨茶膏时轰鸣如雷,制成茶后拜表献给天子。 万人争相品尝春山被摧残,驿骑的鞭声如流电般迅疾。 半夜驱赶夫役谁又能看见,十日的王程路途四千里。 到时必须赶上清明宴,吾君可谓纳谏之君。 谏官不谏何由得知,九重城里虽有玉食。 天涯吏役长久纷纷扰扰,使君忧民面色惨淡。 在焙茶处品尝茶坐与诸客,几次回口感叹。 嫩绿鲜芳出自何力,山中有酒亦有歌。 乐营房户皆如仙家,仙家十队酒百斛。 金丝宴馔随经过,使君是日忧思多。 客人也无言征询绮罗,殷勤绕焙复长叹。 官府例成期如何!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写实为主,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贡茶的场景,反映了当时官府对茶叶的重视以及百姓的辛勤劳作。诗中通过对贡茶过程的详细描写,展现了社会的繁忙和官府的严苛,同时也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使君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贡茶过程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忙和官府的严苛。诗中“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描绘了贡茶时节的繁忙景象,而“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则具体描写了烘焙茶叶的情景。诗中还通过对百姓辛勤劳作的描写,如“朝饥暮匐谁兴哀”,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最后,诗中对使君的期望,如“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体现了对社会公正和百姓福祉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贡茶过程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忙和官府的严苛,同时也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使君的期望。诗中通过对百姓辛勤劳作的描写,如“朝饥暮匐谁兴哀”,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最后,诗中对使君的期望,如“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体现了对社会公正和百姓福祉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风三月贡茶时”描绘的是什么时节?
“焙中清晓朱门开”中的“朱门”指的是什么?
诗中“蒸之馥之香胜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中“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表达了什么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