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51:46
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
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
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
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
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
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
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沉。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繁忙的车马道,树荫浓密,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路上行走的人们追逐名利,各有各的心思。远方的黄鹄自由自在地飞翔,深邃的海洋没有近处的港口。诗人心中静谧而优雅,吟唱着归家的思绪。水边的菱角唱响,隐约传来歌声,书信的内容让人回首往事。清风徐来,带着欢声笑语,花瓣缀满衣襟。独自感到遗憾的是,鱼儿和鸟儿的离别,一飞就去,一沉便没。
孟郊(751年-814年),字少陵,山西省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对世俗的批判和对自然的热爱。孟郊在诗歌创作中,常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令人印象深刻。
这首诗可能是在送别从叔校书的场合下写的,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诗人在描绘外部环境的同时,将内心的情感流露无遗。开篇的“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描绘出长安的繁华与热闹,给人一种喧嚣的感觉。接着,诗人转而关注那些追逐名利的人,暗示了世俗社会中的竞争与冷漠。
诗中的“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由和远方向往的情感,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在这种名利争夺中感到的无奈与孤独。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对归家的渴望,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诗中“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沉”将离别的痛苦推向高潮,带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实。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自由与归属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在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描绘的城市是哪个?
“黄鹄”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鱼鸟别”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