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时间: 2025-05-04 10:35:10

诗句

风高月暗云水黄,淮阴夜发朝山阳。

山阳晓雾如细雨,炯炯初日寒无光。

云收雾卷已亭午,有风北来寒欲僵。

忽惊飞雹穿户牖,迅驶不复容遮防。

市人颠沛百贾乱,疾雷一声如颓墙。

使君来呼晚置酒,坐定已复日照廊。

恍疑所见皆梦寐,百种变怪旋消亡。

共言蛟龙厌旧穴,鱼鳖随徙空陂塘。

愚儒无知守章句,论说黑白推何祥。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饮此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5:10

原文展示: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作者:苏轼

风高月暗云水黄,
淮阴夜发朝山阳。
山阳晓雾如细雨,
炯炯初日寒无光。
云收雾卷已亭午,
有风北来寒欲僵。
忽惊飞雹穿户牖,
迅驶不复容遮防。
市人颠沛百贾乱,
疾雷一声如颓墙。
使君来呼晚置酒,
坐定已复日照廊。
恍疑所见皆梦寐,
百种变怪旋消亡。
共言蛟龙厌旧穴,
鱼鳖随徙空陂塘。
愚儒无知守章句,
论说黑白推何祥。
惟有主人言可用,
天寒欲雪饮此觞。


白话文翻译:

在十月的高风中,月色昏暗,云水泛黄;夜晚的淮阴,曙光照耀着山阳。山阳的晨雾如细雨般飘洒,初升的太阳寒冷而无光。云雾在中午时分已然散去,北风袭来,令人感到寒意刺骨。忽然,一阵飞雹打破窗户,迅速袭来,无法抵挡。市民们慌乱不已,商贾们也陷入混乱,像雷声般的惊吓如同倒塌的墙。使君叫我晚上来喝酒,坐下时阳光又洒在廊下。恍若所见皆如梦幻,各种变化与怪异瞬间消逝。大家都说蛟龙厌倦了旧穴,鱼和鳖随意搬迁到空荡的池塘。愚蠢的儒生无知地守着章句,讨论黑白之事又能推测出什么吉祥?只有主人所说的话才有用,天冷了要下雪,我们就喝这杯酒吧。


注释:

  1. 风高月暗:风势强劲,月光昏暗,描绘出一种孤寂的夜景。
  2. 淮阴:即淮河的阴面,常指河流的某一侧,也指淮阴市。
  3. 炯炯:形容光明亮。
  4. 寒无光:指寒冷的太阳没有光辉照射。
  5. 颠沛:形容人或物处境困顿、动荡不安。
  6. 蛟龙:传说中的龙,常用于比喻有力量的生物。
  7. 愚儒:指读书人,因固守旧章句而显得愚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方面,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个人情感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在淮阴出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以及市井生活,表达了他对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轼的《十月十六日记所见》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市井生活场景,展现了一个多变的世界。开篇的“风高月暗云水黄”便为整首诗奠定了阴郁的基调,描绘出一个秋天的夜晚,天空阴沉,水面泛黄,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随着诗句的推进,描绘了晨雾、初日、北风等自然景象,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反映出内心的感受。

“忽惊飞雹穿户牖”一句则突显了突如其来的变化,象征着生活中的无常与不确定性,随之而来的市民们的恐慌和混乱,暗示着社会动荡的现实。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饮酒之乐的描写,表现出在不安定的环境中,诗人依然选择与友人相约共饮,寻找片刻的安宁与慰藉。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无奈与适应,表现了诗人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风高月暗云水黄”:描绘秋夜,风大、月昏暗、云水交融的景象。
    • “淮阴夜发朝山阳”:描写在淮阴的夜晚,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阳。
    • “山阳晓雾如细雨”:将晨雾比作细雨,形象生动。
    • “炯炯初日寒无光”:形容初升的太阳冷冷清清,缺乏温暖。
    • “云收雾卷已亭午”:到达中午,云雾散去,气氛转变。
    • “有风北来寒欲僵”:北风袭来,寒意逼人。
    • “忽惊飞雹穿户牖”:突然飞来的冰雹,打破了宁静。
    • “市人颠沛百贾乱”:市民的恐慌和商贾的混乱相映成趣。
    • “疾雷一声如颓墙”:雷声突如其来,仿佛墙壁要倒塌一般,象征着崩溃的恐惧。
    • “使君来呼晚置酒”:使君邀请诗人晚上喝酒,转移注意力。
    • “坐定已复日照廊”:坐下后,又见阳光洒在廊下。
    • “恍疑所见皆梦寐”:恍若一切都是梦境般虚幻。
    • “百种变怪旋消亡”:各种变幻和怪异的情景瞬间消失。
    • “共言蛟龙厌旧穴”:讨论蛟龙厌倦旧日栖息之地。
    • “鱼鳖随徙空陂塘”:鱼和鳖无拘无束地迁徙至空荡的池塘。
    • “愚儒无知守章句”:愚蠢的读书人固守书本,缺乏智慧。
    • “论说黑白推何祥”:讨论阴阳黑白,推测吉凶。
    • “惟有主人言可用”:只有主人所言才有实际意义。
    • “天寒欲雪饮此觞”:在寒冷的天气中,喝酒取暖。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晨雾如细雨”,形象地描绘了晨雾的状态。
    • 拟人:如“云收雾卷”,赋予自然现象以动作。
    • 对仗:如“风高月暗,云水黄”,形成音韵和谐。
  3.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变迁的描写,表现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人际情谊的珍视,强调在动荡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1. :象征变动与不安。
  2. :代表孤独与思考。
  3. 云水:象征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
  4. 飞雹:突发的意外与冲击。
  5. :象征安慰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蛟龙厌旧穴”是指什么?

    • A. 对旧日生活的厌倦
    • B. 对新环境的适应
    • C. 对变化的逃避
  2. 诗歌中“市人颠沛百贾乱”的意思是?

    • A. 市民安静无事
    • B. 市民忙碌和混乱
    • C. 市民在欢庆
  3. “天寒欲雪饮此觞”中的“觞”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酒
    • C. 饮料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苏轼的作品更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与人际关系,而李白则偏向于豪放与个体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1.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2. 《苏轼全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再和前韵答赋五首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真除后谩记所见 次韵外舅杨崇庆以诗相招三首 乌夜啼·不肯呈身觅举 高开国挽诗 九月丁亥秋祀毕劳农北郊苏提干以疾不往心诗 水调歌头(吴制置猎生日) 西郊访梅约李提刑李参政八客分韵得尔字 和除夕前一日南叔兄会杨仲博杨季穆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谎说 巨匠 矛字旁的字 覆开头的成语 非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案兵束甲 舌字旁的字 千回万转 妙手回春 痛不堪忍 有机可乘 舍贫 甜言软语 包含恬的成语 羊字旁的字 丢开头的成语 状貌不及中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