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4:27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析枝二首 其二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这首诗描绘了细瘦的竹子像幽静的人,幽雅的花儿如同纯洁的处女。枝头上的鸟儿低飞高翔,花间的雨水轻轻摇动。两只翅膀即将展翅,众多的叶子也纷纷自我支撑。可怜那采花的蜜蜂,清澈的蜜寄托在它的两只脚上。如果有人富有天赋,春天的气息便会流入他的笔墨纸张中。悬念在于,您是否能够写诗,寄声来求取美妙的词句。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首诗作于苏轼被贬时期,虽身处逆境,但依然能够从自然中获得灵感与慰藉,体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诗歌修养。
苏轼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析枝二首 其二》是一首极具艺术表现力的诗作。通过对细竹与花朵的比喻,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诗中的“瘦竹如幽人”与“幽花如处女”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诗中鸟雀在枝头的低飞高翔与花间的轻雨摇动,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气。双翎即将起飞,象征着一种向上的力量,而众叶纷自举则传达出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可怜的蜜蜂则成为了这幅自然画卷中的勤劳者,代表着努力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诗的最后几句则引入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强调了文学创作与自然美的关系,表现了苏轼希望与他人分享创作与美的愿望。
整首诗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文情感。同时也反映出苏轼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瘦竹如幽人”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可怜采花蜂”主要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意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