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4:05
云间踏白看缠旗,莫忘西湖把酒时。
梦里吴山连越峤,樽前羌妇杂胡儿。
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
为问従军真乐否,书来粗遣故人知。
在云间踏着白云观看缠绕的旗帜,不要忘记在西湖把酒畅饮的时光。梦中吴山与越峤连成一片,酒樽前羌族妇女与胡族儿童交杂在一起。夕阳烽火过后,人们刚刚醉倒,春天的雁阵来时,雪尚未融化。想问你在前线的生活是否快乐,写信来告诉我,让我知道你在故乡的消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成就,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轼晚年,写给岢岚军通判叶朝奉,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生活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思考,反映了士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意象,体现了苏轼对朋友的关心与怀念。开篇“云间踏白看缠旗”,以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仿佛身处于美好的境地。而“莫忘西湖把酒时”则引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显示了苏轼对友谊的珍视。
接下来的“梦里吴山连越峤”,将读者带入了梦境,表现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思考。而“樽前羌妇杂胡儿”则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展现出战争带来的多元文化交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展示了战后士兵的醉意和春天的气息,暗示了战争的无情与生命的沉重。最后一句“为问従军真乐否”,表达了对前线朋友的关心,传达了对友人的期盼和对生活的深思。
整首诗在用词上精练,意象鲜明,通过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战争的苦涩与友谊的珍贵,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湖”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美好时光
C. 友谊
“夕烽过后人初醉”中的“夕烽”指的是什么?
A. 战争的结束
B. 太阳的落下
C. 人的醉意
诗中的“樽前羌妇杂胡儿”表现了什么?
A. 友人的思念
B. 多元文化的交融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的《座上复借韵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更注重对友谊的描绘与对历史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对美酒的赞美。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均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