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6:02
怅望慈恩三月尽,
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
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
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
尽在愁人鬓发间。
怅望着慈恩寺,三月已经结束,
紫桐花瓣纷纷落下,鸟儿在低声鸣叫。
我虽然知道曲水流觞的春天令人怀念,
但可惜我在长沙的老朋友仍未归来。
赤岭的猿声催促着我白发的到来,
黄茅草的瘴气让我面色苍白。
谁说南国没有霜雪?
愁苦全在愁人的鬓发之中。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著称。生平经历丰富,曾任多种官职,诗风多元,涉及爱情、乡愁、社会问题等多个方面。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长安与友人相忆,感慨时光流逝与相思之情。三月的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他却因友人未归而感到惆怅,诗中浓厚的乡愁和对人生的思考显得尤为动人。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也暗示着友人的离去与时光的无情。紫桐花的凋零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诚知曲水春相忆”,这里的“曲水”不仅是对美好春日的怀念,更是对旧时光的追忆,表现了他对过往友谊的珍视。然而“其奈长沙老未还”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的无奈,友人的不归让这份思念显得更加沉重。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两句,通过猿声的催促与瘴气的影响,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对人容颜的改变,映射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更是点睛之笔,诗人以“霜雪”象征愁苦,表达了南国虽无严寒,却因心中的忧愁而显得苍白无力,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白居易深刻地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他对生命和友情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慈恩寺”位于哪个城市?
“紫桐花落鸟关关”中,“关关”形容的是?
“谁言南国无霜雪”中的“霜雪”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