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群公题郑少府田家(此公昔任白马尉,今寄住滑台)》

时间: 2025-05-09 00:13:46

诗句

郑侯应凄惶,五十头尽白。

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

与语多远情,论心知所益。

秋林既清旷,穷巷空淅沥。

蝶舞园更闲,鸡鸣日云夕。

男儿未称意,其道固无适。

劝君且杜门,勿叹人事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3:46

原文展示

同群公题郑少府田家(此公昔任白马尉,今寄住滑台) ——高适

郑侯应凄惶,五十头尽白。
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
与语多远情,论心知所益。
秋林既清旷,穷巷空淅沥。
蝶舞园更闲,鸡鸣日云夕。
男儿未称意,其道固无适。
劝君且杜门,勿叹人事隔。

白话文翻译

郑侯如今显得忧愁,满头白发已五十。
他曾经是南昌的尉官,现在却成了东郡的旅客。
与他交谈常常令人感慨,谈到心事也能互相受益。
秋天的树林显得清幽广阔,偏僻的巷子里雨声淅沥。
花蝶在园中飞舞更显得悠闲,鸡鸣时夕阳渐落。
男子汉未能如愿以偿,人生的道路本就无适应之处。
劝你暂且关上门,别叹息世事的遥远。

注释

  • 郑侯:指郑少府,即郑氏家族的侯爵。
  • 凄惶:形容忧愁、惶恐的样子。
  • :古代官职名,负责地方治安。
  • 东郡:指东部地区,可能是作者所在地。
  • 杜门:闭门,隐居的意思。
  • 人事隔: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远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豪放,擅长边塞诗,与王之涣、岑参并称。高适的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适与郑少府相聚时,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索。郑少府因官职变迁而感到困惑,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郑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中年人的无奈与迷茫。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尤其是步入中年后,许多人会感受到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无力感。诗中开头的“郑侯应凄惶,五十头尽白”直接揭示了郑少府的忧虑和白发象征的岁月流逝。接着提到的“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则展示了他从官场的显赫到如今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心境的变化。“秋林既清旷,穷巷空淅沥”,描绘了秋天的清幽景象,虽有自然之美,却也透出一丝孤独与凄凉。之后的“蝶舞园更闲,鸡鸣日云夕”,则引出一种闲适而又无奈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最后两句“男儿未称意,其道固无适”与“劝君且杜门,勿叹人事隔”,则是对人生的哲理总结,劝诫人们在面对人生的无常与纷扰时,应当选择内心的宁静,关上门不必去纠结人事的纷争。这一劝诫,既是对郑侯的安慰,也是对自身经历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郑侯应凄惶,五十头尽白:郑侯感到忧愁,五十岁的年纪已满头白发。
  2. 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曾经是南昌的官员,现在却成了东郡的过客。
  3. 与语多远情,论心知所益:与他交谈时,常有远方的情感,心灵的交流能增益彼此。
  4. 秋林既清旷,穷巷空淅沥:秋天的树林开阔而清幽,偏僻巷子里传来淅沥的雨声。
  5. 蝶舞园更闲,鸡鸣日云夕:花蝶在园中飞舞显得悠闲,鸡鸣时夕阳渐渐落下。
  6. 男儿未称意,其道固无适:男子汉未能如愿以偿,人生的道路本就无适应之处。
  7. 劝君且杜门,勿叹人事隔:劝你暂且关上门,别叹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与语多远情,论心知所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秋林、淅沥、蝶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郑侯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纷扰中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林:象征清幽与孤独,反映人生的沉淀。
  • 蝶舞:自由与闲适,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鸡鸣: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郑侯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 A. 欢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D. 无聊
  2. 诗中提到的“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反映了什么?

    • A. 官职的提升
    • B. 官职的变迁
    • C. 生活的安逸
    • D. 与自然的亲近
  3. 诗中劝君“勿叹人事隔”说明诗人对人生的看法是?

    • A. 应该积极参与世事
    • B. 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
    • C. 应该多交朋友
    • D. 应该放弃一切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高适的《同群公题郑少府田家》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现了人生的感慨,但高适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王之涣则更注重壮阔的景象与豪情,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词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狂吟江浦 汉宫春(重和) 方响歌 念奴娇 镜影 水调歌头 送张道士 秋日寄华阳山人 摸鱼儿 过期思稼轩之居,漕留饮于秋水观,赋一词谢之 西湖观梅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节介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釒字旁的字 无可讳言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怪怪奇奇 睽时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包含阴的词语有哪些 神情自若 称体 疋字旁的字 抱屈含冤 武行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釆字旁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穴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