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1:13
晚冬废溪东寺怀李司直纵
作者:皎然 〔唐代〕
废溪无人迹,益见离思深。
归来始昨日,恍惚惊岁阴。
清想属遥夜,圆景当空林。
宿昔月未改,何如故人心。
游从间芳趾,摇落栖寒岑。
眇眇湖上别,含情初至今。
道流安寂寞,世路倦岖嶔。
此意欲谁见,怀贤独难任。
徽声反冥默,夕籁何哀吟。
禅念破离梦,吾师诫援琴。
耿耿已及旦,曷由开此襟。
幽期谅未偶,胜境徒自寻。
安得西归云,因之传素音。
废弃的溪边无人踏足,愈发让我感受到离别的思绪深沉。回到这里,仿佛是昨天,恍惚中让我惊觉岁月的阴影。清幽的思绪属于漫漫长夜,明亮的圆月高挂在树梢。宿昔的月亮依旧没有改变,怎能比得上故人的心意?游来游去在芳草萋萋的地方,摇落了栖息在寒岑的心情。湖面上那微微的离别,含情脉脉,从昔日延续至今。行道之人安静而寂寞,世间的路途也令人疲惫而崎岖。这份情意又有谁能理解,怀念贤人独自难以承受。古老的声音在耳边反复,夕阳下的乐声何其悲哀。禅意打破了离梦,我的师父告诫我应当弹琴。明亮的晨曦已经来临,何以打开我的心扉?幽静的约定恐怕未能成就,胜境只是在徒然地寻觅。怎么才能西归如云,借此传递那清雅的音韵?
作者介绍:皎然,字小云,号颖川,唐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尤其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晚冬时节,诗人身处荒废的溪边寺庙,感受到了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李司直是诗人的友人,此诗的情感主要源于对他的怀念。
本诗以“废溪无人迹”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回忆起与故友李司直的往事,孤独的心情显得愈加深沉。诗中多处使用自然景象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如“清想属遥夜”和“圆景当空林”,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同时又引发了对人情的思考。
“宿昔月未改,何如故人心”的句子,表达了月亮虽恒久不变,但人心的变迁却令人感到失落。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用“游从间芳趾,摇落栖寒岑”展现了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与对孤独的苦涩,同时也折射出对友谊的渴望与无奈。“安得西归云,因之传素音”则是诗人对归属、对友人的期盼与追寻,虽有难以相聚的无奈,却也渗透着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深刻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废溪”象征什么?
诗人怀念的故人是?
诗中的“圆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皎然的《晚冬废溪东寺怀李司直纵》与李白的《静夜思》都通过自然环境来表达对人情的思念,但皎然更侧重于离别的孤独感,而李白则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