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47
酬秦系山人题赠
皎然 〔唐代〕
云林出空乌未归,
松吹时飘雨浴衣。
石语花愁徒自诧,
吾心见境尽为非。
在云林深处,乌鸦尚未归来,
松风吹拂时,雨水湿透了衣裳。
石头似乎在说话,花儿却因忧愁而自我惊讶,
我的心灵所见,竟全都是虚幻。
皎然(约 740-799 年),字尚志,号清江,唐代诗人,生于江南,后来归隐于山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追求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可能是在皎然隐居时写成,受到了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虚幻的思考,反映了唐代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孤寂的场景:云林之中,乌鸦还未归巢,松风轻拂,雨滴落下,湿透了衣衫。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与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属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石头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花儿因愁苦而自我惊讶,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使自然充满了情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然而,最后一句“吾心见境尽为非”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所感知一切的怀疑,他所见的境界并非真实,反而是虚幻的存在。这种反思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内心真实感受的探索,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思索,强调了对真实与虚幻的自省。
诗中“云林”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高山中的树林
C. 城市
诗人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A. 快乐
B. 孤独与怀疑
C. 兴奋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答案: 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