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8:52
峰心惠忍寺,嵊顶谢公山。
何似南湖近,芳洲一亩间。
意中云木秀,事外水堂闲。
永日无人到,时看独鹤还。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处宁静的景象:在峰顶的惠忍寺和谢公山之间,南湖的美景更显得亲近,芳草地如同一亩田畦。心中所想的云雾缭绕的树木十分茂盛,外面的水边堂宇显得悠闲恬静。整日无人到访,偶尔看到孤鹤归来。
皎然,字晋之,唐代诗人,生于唐高宗时期。他以清新隽永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常常在诗中描写山水景色,表达隐逸情怀。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人可能是在寺庙或山间独自游玩时,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丽,从而产生的诗情。
这首诗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色与心灵感受,展示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诗的开头以“峰心惠忍寺,嵊顶谢公山”两句,描绘出高耸的寺庙与山峰,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而接下来的“何似南湖近,芳洲一亩间”则转向了更为亲近的自然景观,构建出一种更为平易近人的环境,增强了诗歌的亲和力。
“意中云木秀,事外水堂闲”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云雾缭绕的树木与平静的水堂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后者则是现实生活的安逸与宁静。最后两句“永日无人到,时看独鹤还”则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安宁的生活状态,独鹤的意象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省。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和对独立生活的赞美。
峰心惠忍寺,嵊顶谢公山。
何似南湖近,芳洲一亩间。
意中云木秀,事外水堂闲。
永日无人到,时看独鹤还。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隐逸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作者对孤独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的“惠忍寺”位于哪个省份?
“芳洲一亩间”中的“芳洲”指的是什么?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可以将皎然的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山水之间的意境,而皎然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