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秦山人见寻》

时间: 2025-05-04 00:16:40

诗句

左右香童不识君,担簦访我领鸥群。

山僧待客无俗物,唯有窗前片碧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6:40

原文展示:

酬秦山人见寻
作者: 皎然〔唐代〕

左右香童不识君,
担簦访我领鸥群。
山僧待客无俗物,
唯有窗前片碧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左右的香童不认识您,您提着雨伞来访我,带着鸥鸟群。山中僧人招待客人没有世俗的物品,只有窗前那片碧绿的云彩。

注释:

  • 香童:指的是侍奉贵人的小孩,通常负责侍奉和传递消息。
  • 担簦:指的是提着雨伞,是一种出行的方式。
  • 领鸥群:形容带着一群海鸥,寓意与自然相伴。
  • 山僧:指居住在山中的僧人,隐居于世。
  • 无俗物:即没有世俗的物品,强调简朴。
  • 片碧云:窗前的一片绿色的云彩,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典故解析:

  1. 香童:在古代文学中,香童常常象征着贵族生活的奢华与享乐。
  2. 山僧:隐士或和尚往往代表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山水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皎然隐居山林之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酬秦山人见寻》展现了诗人皎然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来访的热情欢迎。诗的开头,香童不识君,既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幽静,也暗示了他与世俗的隔绝。随后提到的担簦与鸥群,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与对友人的热情款待。

而“山僧待客无俗物,唯有窗前片碧云”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在这清幽的山间,山僧所能提供的并非奢华的物品,而是那份自然的宁静与清新。窗前的碧云,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本质的理解。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还能体会到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左右香童不识君: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香童不识来者,显示出诗人与外界的隔绝。
    • 担簦访我领鸥群:来访者提着雨伞,伴随鸥鸟,突出自然的景象,映射友人亲近自然的心情。
    • 山僧待客无俗物:山中僧人不以世俗物品待客,表达一种简朴、清净的生活态度。
    • 唯有窗前片碧云:窗前的碧云代表了自然的美,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无俗物”与“片碧云”的对比,展现了隐逸与世俗的区别。
    • 意象:鸥群和碧云形成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意象,突出了诗的核心思想。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述山中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清净自然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友人相聚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香童:奢华与世俗的象征。
  • 鸥群:自由与自然的象征。
  • 碧云:宁静与美好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香童”是指什么?

    • A. 侍奉贵人的小孩
    • B. 带着鸥鸟的旅行者
    • C. 隐士的朋友
  2. 诗中描述的“片碧云”象征什么?

    • A. 奢华的生活
    • B. 自然的美与宁静
    • C. 世俗的烦恼
  3. 诗人对世俗物品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喜欢
    • B. 无所谓
    • C. 反感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诗词对比

    • 王维与皎然都强调了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美,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色,而皎然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致仕后述怀六首 其三 梅花绝句 夜闻埭东卖酒鼓声哗甚 幽居 夏夜 兰亭 新凉 幽居 雨後 东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拗曲作直 寸莛撞钟 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趋的成语 不猧不魀 冷热病 包含捍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恒河一沙 终纸 分设 弋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轻简 单人旁的字 国本 激昂青云 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