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5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9:34
月华清
为白葭居士题葭梦图
作者:吕碧城 〔清代〕
人影芦深,诗怀雪瘦,溯洄谁泛空际。
和水和风,洗尽梨云春腻。
笑放翁画入梅花,羞庄叟情牵凤子。
徙倚。对苍茫天地,萧萧秋矣。
除却烟波休寄。更不寄人间,寄存梦里。
墨晕葭痕,差见白描高致。
任昼长,茶沸瓶笙,尽消受南窗清睡。
慵起。只莞然为问,蜗蛮何世。
人在芦苇深处,诗意如雪般清瘦,溯游而上,谁在空中轻舟荡漾?水和风融合在一起,洗净了梨花下春天的腻味。笑看陶渊明的画笔描绘梅花,羞愧于庄子那种情思牵挂着凤凰。倚靠着,面对这苍茫的天地,秋风萧瑟。除了烟波不再寄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不寄托于世间,而是寄存于梦中。墨色晕染的芦苇痕迹,仿佛隐约看到白描的高雅。任凭白昼漫长,茶水沸腾,笙声悠扬,尽情享受南窗下的清梦。懒懒起身,只微笑着问,蜗牛在何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吕碧城,清代女诗人,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著称。她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吕碧城在欣赏白葭居士的《葭梦图》后所作,表现了她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寄托了她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吕碧城的《月华清》是一首充满抒情的诗,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芦苇、春日、梅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纷扰的淡然。开篇的“人影芦深”便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意境,似乎在诉说着隐士的生活。诗人在此处以清瘦的诗怀表达了她内心的独立与清高,显然,她更愿意与自然为伴,而非与世俗交往。
接下来的描写中,水与风的融合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洗去春天的腻味,仿佛在告诉我们,只有在清新的自然中,才能找到心灵的安宁。陶渊明与庄子的引入,则让整首诗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表现了作者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最后几句中,诗人表现出一种对梦境的寄托,透过“寄存梦里”这一句,似乎在传达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乏清丽的美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去追寻那份理想中的宁静与快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淡然,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放翁”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墨晕葭痕”中的“葭”指的是什么?
A. 茅草
B. 芦苇
C. 竹子
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淡泊宁静
C. 激烈奋斗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吕碧城的《月华清》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吕碧城的诗歌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展现出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