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7:01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
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
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
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
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
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秋风吹入前面的树林,树上的高枝发出萧瑟的声响。
孤独的游子思念故乡,夜里醒来叹息,谁能理解他的心情?
即使在官场上有所成就,名声却无法立足,志向早已随岁月逝去。
五十岁时依然默默无闻,古人对此深感遗憾。
我一生假装外表华丽,实际上志向如同不羁的风。
未能获得真正的成就,时光却在寒暑之间悄然流逝。
物情自古如此,身处逆境时也随之而来。
我在悠远的沧江河边,遥望那白云的尽头。
露水下,霜也渐渐降临,泽中的草木也开始凋零。
兰草和艾草若不能分辨,那么又何必讲究芬芳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沉郁顿挫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在郡秋怀二首》创作于张九龄担任地方官时,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失望和对故乡的思念。随着年岁渐长,他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愈发明显。
张九龄的《在郡秋怀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秋韵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开篇“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描绘了秋风吹拂树林的萧瑟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则直接道出游子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真挚。
诗中的“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失落感,尽管在宦海中有所成就,但内心的志向却未能实现。接下来的“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表达了对无名生涯的无奈和对古人失落的感慨。
“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最后以兰艾的比喻作结,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且富有哲理,透过秋天的意象,传达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张九龄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志向未能实现的感慨,揭示了在官场浮沉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在郡秋怀二首 其一》是谁的作品?
诗中“寥寥游子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兰艾若不分”中兰艾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九龄和杜甫在描写孤独与思乡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张九龄更关注内心的挣扎与对人生的思考,而杜甫则多描绘外在的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两者在风格上互有差异,张九龄的诗更显沉郁,杜甫则更具历史感和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