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时间: 2025-04-26 04:03:14

诗句

缅然万里露,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3:14

原文展示: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作者:张九龄

缅然万里露,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白话文翻译:

在这灼热的夏日,阳光直射大地,让人感到无比的炎热。我像飞鸟一样逃离繁茂的森林,流连于水边,生怕留下什么瑕疵。出行的旅途虽然苦涩,但我却依然乐在其中。处理公事时我诚心诚意,礼节上也追求周到。虽然能力有限,但我心怀感恩,感激他人对我的深情厚谊。即使面临炙热的阳光和火焰的烘烤,何必在乎鬼神的欺骗呢?我早晨在高山出发,傍晚便抵达长江边。秋天的瘴气难道能比我所遭受的毒害更重吗?夏季的水流为何不能平静下来?我相信真正能存活的人,只需问问自己的内心而已。吕梁山的出入,才发现这些话并非空谈。

注释:

  • 缅然:指在微风中,轻轻地。
  • 赫曦:炽热的阳光。
  • 飞走:形容鸟儿飞离。
  • 逃深林:指躲避深林的炎热和湿气。
  • 流烁:形容水流的闪烁。
  • 肃事:认真处理事务。
  • 拜庆:表示对他人恩惠的感激。
  • 汤火:比喻热烈的环境。
  • 秋瘴:秋季的湿气和毒气。
  • 吕梁:指吕梁山,象征着险阻和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厚,号平仲,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曾任宰相,是唐玄宗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以清白和忠诚著称。他的诗作清新、高远,常常融入政治和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张九龄奉命南海的途中,表达了他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公事与私事的认真对待,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与责任感。

诗歌鉴赏:

张九龄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整首诗以一个旅途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在炎热的夏日,诗人用“缅然万里露,赫曦三伏时”描绘了自然的酷烈,展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然而在这种逆境中,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强调即使“行李岂无苦”,他依然能够自得其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中的“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不仅强调了诗人对公事的认真负责,也反映了他对私人情感的珍视。这种公私分明、心怀感恩的态度,体现了他的品德与修养。同时,诗中对于自然的描写与社会的观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感性的描写,又有理性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结束,表达了对于内心的反思与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了外在的环境,向内心的真实探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缅然万里露,赫曦三伏时:描绘了夏日的热烈阳光,表现出自然环境的严酷。
  2.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表现诗人想要逃避炎热,流连于水边,生怕留下什么瑕疵。
  3.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虽然旅途不易,但诗人心态乐观,自得其乐。
  4.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强调处理公事的认真,私人情感的珍视。
  5.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感激他人的深情厚谊,展现诗人的品德。
  6.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面对艰苦环境,诗人不畏惧任何外在的欺骗。
  7.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描述了旅途的过程,从早到晚的奔波。
  8.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表达了对环境的思考,质疑夏季的困扰。
  9.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强调内心的真实与追求。
  10.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反思旅途的言辞,领悟到生活的真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汤火”比喻炎热的环境。
  • 对仗:如“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展现了诗人的对称美。
  • 拟人:通过自然的描写,使人感受到环境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在困境中保持乐观,通过内心的反思与追求超越外在环境的影响,强调公私分明、心怀感恩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着严酷与挑战。
  • 水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内心的宁静。
  • 高山与长江:分别象征着艰难的旅途与广阔的前景。
  • 秋瘴与夏水:表现自然环境的复杂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描绘的夏日环境是怎样的?

    • A. 凉爽宜人
    • B. 炙热无比
    • C. 风和日丽
    • D. 阴雨连绵
  2. 诗中提到的“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意指什么?

    • A. 旅途的艰辛
    • B. 风景的优美
    • C. 时间的流逝
    • D. 心情的变化
  3. 诗人认为内心的真实是:

    • A. 外在环境的反映
    • B. 自我要求的结果
    • C. 内心追求的体现
    • D. 社会标准的产物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张九龄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涉及旅途的经验,但张九龄更强调内心的感悟与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孤独的感受。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五 渚宫怀古即事,用二干韵 满江红 其一 满江红 其五 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满江红 李简斋光宇、汪笃甫云、叶谦丞昭遒、恽厚存学基诸观察访余香江,别后寄怀 满江红 细君生朝 满江红 满江红 满江红 其二 满江红 满江红·西湖白文公祠附祀樊谏议,敬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补的成语 敬事不暇 匕字旁的字 包含腹的词语有哪些 蜂房不容鹄卵 包含蚓的成语 大字旁的字 郊赦 田字旁的字 筹虑 意意思思 叛戾 豸字旁的字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包含填的词语有哪些 祖传秘方 丿字旁的字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偏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