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遇十二首 其九》

时间: 2025-04-26 04:58:46

诗句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皇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8:46

原文展示:

感遇十二首 其九
作者: 张九龄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皇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白话文翻译:

在寂静的夜晚,我独自抱着自己的影子吟唱,谁能听到我的叹息呢?那位美人正身处异地,庭院里的树木隐含着幽深的色彩。白云使我感到忧愁,因为它不可见;而沧海之上,飞翔的鸟儿没有翅膀。若是凤皇有朝一日降临,那么竹花也可以用来食用。

注释:

字词注释:

  • 抱影:指抱着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
  • 叹息:表达内心的忧伤或无奈。
  • 美人:此处可能指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 异方:远方,异地。
  • 幽色:指深邃、隐秘的颜色,常用于形容环境的宁静。
  • 白云:象征着远方或无法触及的事物。
  • 沧海:广阔的海洋,象征浩瀚的世界。
  • 凤皇: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和吉祥。
  • 竹花:竹子开花,通常较为罕见。

典故解析:

  • 凤皇: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凤皇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其出现预示着繁荣昌盛。
  • 沧海: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辽阔和遥远的地方,表达诗人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长风,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他为人谦和,才华横溢,曾任宰相,致力于国政改革。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感遇》系列诗作是张九龄在仕途或人生遭遇困境时所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写于他人生的某一低谷期,反映了他对人事变迁和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感遇十二首 其九》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的诗,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吟唱,体现了他的孤独与无奈。首句“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通过“抱影”这一形象,展现出身处孤寂之中的诗人,仿佛与自己的影子为伴,叹息无人问津,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和对世事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提到“美人适异方”,通过对美人的思念,映射出他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庭树含幽色”则描绘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幽深,暗示着他内心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白云的不可见象征着他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沧海飞无翼则暗示着他对理想的追求却感到无能为力。

最后一句“凤皇一朝来,竹花斯可食”,以凤皇的出现作为希望的象征,意味着如果能有美好的事物降临,则生活中原本不可得的美好也许会变得触手可及。整首诗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意象,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抱影吟中夜:孤独的夜里,诗人把影子当作伴侣,吟唱出内心的感慨。
  2. 谁闻此叹息:无人倾听他的叹息,表达了内心的孤寂。
  3. 美人适异方:思念的美人身在远方,暗示了离别之苦。
  4. 庭树含幽色:庭院中的树木暗含幽深的色彩,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白云愁不见:白云无法相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6. 沧海飞无翼:鸟儿在海上飞翔却没有翅膀,象征着追求理想的无力。
  7. 凤皇一朝来:希望有朝一日凤皇能降临,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8. 竹花斯可食:竹花的降临意味着生活的美好与丰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抱影”比喻孤独的状态。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事物情感,如“庭树含幽色”。
  • 对仗:如“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思念为主线,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希望的光芒,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影子:象征孤独与自我反思。
  • 美人: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 白云:远离与不可及之物的象征。
  • 沧海:辽阔与自由的象征。
  • 凤皇:美好、吉祥的象征。
  • 竹花:丰盈与生活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抱影”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2. “美人适异方”中的“异方”指的是什么?

    • A. 美人的家乡
    • B. 遥远的地方
    • C. 诗人的心灵
  3. 诗中“凤皇一朝来”暗示了什么?

    • A. 生活的平淡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往事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张九龄与李白的作品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张九龄更多地体现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而李白则常常表现出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九龄诗文集》

相关查询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八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七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六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五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四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三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二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一 和王长史卧病诗 和刘中书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人不说暗话 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点滴归公 匕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不识时务 皖皖 一蹴而成 源头活水 歡噪 爪字旁的字 包含燔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抵的词语有哪些 恩实 曰字旁的字 敢不唯命 行字旁的字 详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