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其六》

时间: 2025-04-26 20:32:45

诗句

雨催杖屦却须回,捲上疏帘眼顿开。

十里湖光平似镜,柳梢梢外一船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2:45

原文展示:

雨催杖屦却须回,捲上疏帘眼顿开。
十里湖光平似镜,柳梢梢外一船来。

白话文翻译:

细雨催促着我收起拐杖和鞋子,只得返回。
轻轻卷起稀疏的帘幕,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十里湖面的波光如同一面平滑的镜子,
在柳树的梢头之外,一只小船正缓缓驶来。

注释:

  • 杖屦:拐杖和鞋子。
  • 疏帘:稀疏的帘子。
  • 顿开:一下子打开,形容视野开阔。
  • 湖光:湖水的光景。
  • 柳梢:柳树的枝条尖端。
  • 一船来:指一只小船驶来。

典故解析:

本诗以湖光山色为背景,体现了自然景观的优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柳”与“船”的意象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游湖的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上巳节,诗人与友人游湖,受到细雨的影响,诗中交织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游赏的淡淡惆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中的湖光景象,开头两句写诗人因雨而需返回的情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生活的琐碎。然而,随之而来的“卷帘”一词则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仿佛在这一瞬间,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开阔。接下来的“十里湖光平似镜”更是将自然的静谧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湖面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四周的风景,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而最后一句“柳梢梢外一船来”则以小船的出现,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感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催杖屦却须回:细雨来临,诗人不得不收起拐杖和鞋子回去,表达了一种被迫的无奈。
  • 捲上疏帘眼顿开:雨停后,诗人轻轻卷起帘子,眼前豁然开朗,象征着心情的转变。
  • 十里湖光平似镜:湖面如镜,平静而美丽,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柳梢梢外一船来:船只在远处的柳树之外驶来,为静谧的湖面增添了动感,体现了生活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湖光平似镜”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平静。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写雨中的无奈,后者描绘雨后景色的开阔。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变化与无奈。
  • 湖光:象征着平静与美好。
  • :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杖屦”指的是什么?

    • A. 鞋子和拐杖
    • B. 船只
    • C. 柳树
    • D. 帘子
  2. 诗人为何要“却须回”?

    • A. 因为下雨
    • B. 因为天黑
    • C. 因为风大
    • D. 因为迷路
  3. “十里湖光平似镜”中的“镜”指的是什么?

    • A. 反射的湖面
    • B. 物品
    • C. 天空
    • D. 山脉

答案:1.A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的诗则表现出一种奔放激昂的情感。两首诗在意境上虽有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觉苑寺 菊潭赋小窗睡香次韵 镜湖一曲 借张宪韵述怀呈东畎先生 剑池 嘉熙元日 寄陈藏一 寄宝藏壁天瑞 即事 怀友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丹心如故 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桂攀蟾 方字旁的字 指食 金字旁的字 余泣 颐摄 快心满意 阜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女结尾的成语 学际天人 而字旁的字 遮阳伞 二桃三士 尽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