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2:45
雨催杖屦却须回,捲上疏帘眼顿开。
十里湖光平似镜,柳梢梢外一船来。
细雨催促着我收起拐杖和鞋子,只得返回。
轻轻卷起稀疏的帘幕,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十里湖面的波光如同一面平滑的镜子,
在柳树的梢头之外,一只小船正缓缓驶来。
本诗以湖光山色为背景,体现了自然景观的优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柳”与“船”的意象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游湖的情趣。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上巳节,诗人与友人游湖,受到细雨的影响,诗中交织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游赏的淡淡惆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中的湖光景象,开头两句写诗人因雨而需返回的情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生活的琐碎。然而,随之而来的“卷帘”一词则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仿佛在这一瞬间,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开阔。接下来的“十里湖光平似镜”更是将自然的静谧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湖面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四周的风景,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而最后一句“柳梢梢外一船来”则以小船的出现,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感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杖屦”指的是什么?
诗人为何要“却须回”?
“十里湖光平似镜”中的“镜”指的是什么?
答案:1.A 2.A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的诗则表现出一种奔放激昂的情感。两首诗在意境上虽有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