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5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57:36
原文展示:
秋日游昆明池诗 江总 〔隋代〕
灵沼萧条望。 游人意绪多。 终南云影落。 渭北雨声过。 蝉噪金堤柳。 鹭饮石鲸波。 珠来照似月。 织处写成河。 此时临水叹。 非复采莲歌。
白话文翻译:
在秋日的昆明池边,景色显得有些萧条,游人们的心情也颇为复杂。终南山的云影仿佛落入了池中,渭北的雨声也似乎穿过了这里。蝉声在金堤的柳树上鸣叫,鹭鸟在石鲸旁的波涛中饮水。珍珠般的光芒照耀着水面,仿佛月亮一般;织女的丝线在这里仿佛化作了河流。此刻站在水边叹息,已不再是那欢快的采莲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此诗创作于隋代,反映了作者对秋日昆明池景色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秋日昆明池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昆明池为背景,通过描绘池边的自然景色和游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刻思考。诗中“终南云影落,渭北雨声过”一句,巧妙地将远处的终南山和渭北的雨声融入昆明池的景色中,增强了诗歌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蝉噪金堤柳,鹭饮石鲸波”则通过生动的动物形象,增添了秋日的生机和动感。最后两句“此时临水叹,非复采莲歌”,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感慨的转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昆明池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交融和对比。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终南云影落”中的“终南”指的是什么? A. 终南山 B. 终南镇 C. 终南河 D. 终南湖 答案:A
诗中“珠来照似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夸张 D. 排比 答案:B
诗中“非复采莲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悲伤 C. 怀念 D. 感慨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