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21
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
入摄山栖霞寺。
登岸极峭。
颇畅怀抱。
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
又再游此寺。
布法司施菩萨戒。
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
奉送金像还山。
限以时务。
不得恣情淹留。
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
更获拜礼。
仍停山中宿。
永夜留连。
栖神悚听。
但交臂不停。
薪指俄谢。
率制此篇。
以记即目。
俾后来赏来。
知余山志。
凈心抱冰雪。
暮齿逼桑榆。
太息波川迅。
悲哉人世拘。
岁华皆采获。
冬晚共严枯。
濯流济八水。
开襟入四衢。
兹山灵妙合。
当与天地俱。
石濑乍深浅。
崖烟递有无。
缺碑横古隧。
盘木卧荒涂。
行行备履历。
步步辚威纡。
高僧迹共远。
胜地心相符。
樵隐各有得。
丹青独不渝。
遗风伫芳桂。
比德喻生刍。
寄言长往客。
凄然伤鄙夫。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21
原文展示:
入摄山栖霞寺诗 江总 〔隋代〕
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入摄山栖霞寺。登岸极峭。颇畅怀抱。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又再游此寺。布法司施菩萨戒。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奉送金像还山。限以时务。不得恣情淹留。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更获拜礼。仍停山中宿。永夜留连。栖神悚听。但交臂不停。薪指俄谢。率制此篇。以记即目。俾后来赏来。知余山志。凈心抱冰雪。暮齿逼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岁华皆采获。冬晚共严枯。濯流济八水。开襟入四衢。兹山灵妙合。当与天地俱。石濑乍深浅。崖烟递有无。缺碑横古隧。盘木卧荒涂。行行备履历。步步辚威纡。高僧迹共远。胜地心相符。樵隐各有得。丹青独不渝。遗风伫芳桂。比德喻生刍。寄言长往客。凄然伤鄙夫。
白话文翻译:
壬寅年十月十八日,我进入了摄山栖霞寺,登上陡峭的岸边,心情非常舒畅。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我又再次游览此寺,进行布法和施菩萨戒。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我奉命送金像回山,由于事务繁忙,不能尽情停留。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我又得以拜礼,并在山中停留过夜,整夜留连,心灵震撼。但时间不停流逝,转眼即逝。因此我写下这篇诗,记录眼前的景象,让后来者知道我对山的志向。我心如冰雪般纯净,晚年逼近,感叹时光如波川般迅速,悲叹人世的束缚。岁月都收获了,冬天傍晚共同面对严寒和枯萎。洗涤流水,穿越八水,敞开心扉进入四通八达的道路。这座山灵妙合一,应当与天地共存。石滩水流时深时浅,山崖间的烟雾时有时无。断裂的碑石横卧在古老的隧道上,盘曲的树木躺在荒凉的道路上。行走中备尝艰辛,每一步都显得曲折。高僧的足迹遥远,胜地的心灵相符。樵夫和隐士各有收获,丹青之美永不改变。遗留的风俗等待着芳香的桂树,比喻德行如同生刍。寄语那些长久离去的人,凄然伤感,鄙视那些庸俗之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总(519-594),字伯仁,南朝梁、陈时期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梁、陈两朝的官员,后因政治斗争被贬为庶人。江总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江总在多次访问摄山栖霞寺后所作,记录了他对这座寺院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不仅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摄山栖霞寺的多次访问和体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的虔诚。诗中,“凈心抱冰雪”和“暮齿逼桑榆”等句,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纯净,也反映了晚年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江总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如“石濑乍深浅,崖烟递有无”,展现了自然的灵妙和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悲哉人世拘”和“凄然伤鄙夫”等句,透露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江总诗歌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小序壬寅年十月十八日。入摄山栖霞寺。登岸极峭。颇畅怀抱。
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又再游此寺。布法司施菩萨戒。
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奉送金像还山。限以时务。不得恣情淹留。
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更获拜礼。仍停山中宿。永夜留连。栖神悚听。
但交臂不停。薪指俄谢。率制此篇。以记即目。俾后来赏来。知余山志。
凈心抱冰雪。暮齿逼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岁华皆采获。冬晚共严枯。濯流济八水。开襟入四衢。
兹山灵妙合。当与天地俱。石濑乍深浅。崖烟递有无。
缺碑横古隧。盘木卧荒涂。行行备履历。步步辚威纡。
高僧迹共远。胜地心相符。樵隐各有得。丹青独不渝。
遗风伫芳桂。比德喻生刍。寄言长往客。凄然伤鄙夫。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的虔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佛教活动的记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纯净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厌倦和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江总在诗中提到的摄山栖霞寺位于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杭州 D. 苏州
诗中“凈心抱冰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状态? A. 悲伤 B. 愤怒 C. 纯净 D. 迷茫
“暮齿逼桑榆”一句中的“桑榆”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晚年
诗中提到的“布法司施菩萨戒”是指什么活动? A. 布施 B. 施舍 C. 接受戒律 D. 诵经
“悲哉人世拘”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什么态度? A. 乐观 B. 悲观 C. 无所谓 D. 好奇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